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增強小腿力量和腳踝穩定性!提踵訓練常見NG動作一次看

當你在安排訓練菜單時,是否經常忽略了小腿的訓練?別小看這個部位,小腿不僅影響走路、跑步、跳躍等日常活動,還與你的運動表現、身體平衡和關節穩定度息息相關,還能大幅降低腳踝與膝蓋的受傷風險。而在眾多強化小腿的訓練動作中,「提踵訓練(Calf Raise)」絕對是最經典也最實用的一個,無論是站姿、坐姿、徒手或加重,都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變化訓練方式。


根據統計,每個月有超過8000人搜尋「calf raises(提踵訓練)」,可見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早已成為大家健身計畫中的關注焦點。這篇文章讓您一次搞懂提踵訓練的正確做法、常見錯誤、訓練變化與各種好處,不論你是重訓新手還是進階健身愛好者,都能從中受益。

為什麼要做提踵?練小腿有什麼用?

(圖/翻攝自Getty Images)

小腿肌群主要由兩條肌肉構成:


  • 腓腸肌(gastrocnemius):從膝蓋上方延伸至腳跟,是表面的大塊肌肉,負責爆發力與跳躍動作。
  • 比目魚肌(soleus):位在腓腸肌下方,形狀扁平,主要支撐你站立與維持平衡。


這兩條肌肉共同連接到阿基里斯腱,對腳踝穩定、推進力和身體平衡相當重要。訓練小腿肌除了能讓腿型更緊實有線條,還有3大好處:

1.提升爆發力與敏捷性

如果你是籃球、羽球、田徑等運動愛好者,強壯的小腿能幫助你更快起跳、更穩落地,提升運動效率。

2.改善平衡與穩定性

小腿肌是維持站姿與步態穩定的關鍵,訓練小腿有助於防止跌倒與扭傷,尤其對年長者更是必備訓練。

3.預防運動傷害

強健的小腿肌能保護阿基里斯腱、支撐足弓,減少足底筋膜炎、腳踝扭傷等運動傷害的風險。

提踵怎麼做才正確?站姿與坐姿一次教你

● 站姿提踵 Standing Calf Raises

這是最基本也最實用的小腿訓練方式,適合任何健身程度的人。


 動作說明: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腳尖朝前。

雙手可自然垂放,進階者可各持一個啞鈴。

緩緩踮起腳跟,用小腿出力撐到最高點。

在最高點停1秒,再慢慢降下腳跟,回到起始動作。


建議組數:每次做2~3組,每組10~15下,中間休息30~60秒。


小技巧提醒:

1.若腳踝比較不穩,動作過程中腳可能會內翻或外翻,容易導致關節壓力不均。可以先做些腳踝強化動作再進入提踵訓練。

2.可靠牆或穩固支撐物協助平衡。

3.記得「慢慢來」,快做效果反而不好。

● 坐姿提踵 Seated Calf Raises

這個變化式主要針對比目魚肌,也就是平常比較不容易練到的深層肌肉。


動作說明:

坐在椅子或健身長凳上,腳掌前半踩在瑜珈磚或厚書本等等上。

膝蓋上方可放啞鈴或槓片增加負重。

踮起腳跟至最高點後停頓1秒,再緩慢降下。


建議組數:每次做3組,每組12~15下。


小技巧提醒:

1.腰背打直,避免駝背。

2.動作要穩定,不要借力搖晃身體。

3.專注肌肉發力感,比衝刺式做完更有效。

常見錯誤有哪些?小心別讓訓練白費力

(圖/翻攝自pexels)

即便動作看似簡單,小腿提踵仍有幾個容易犯的錯誤需要避免:


錯誤1:動作太快,縮短動作幅度

很多人會為了追求重量或次數,快速踮腳,但這樣其實無法充分訓練肌肉。正確的方式是完整踩下、完整踮起,慢慢做才能真正刺激肌肉與肌腱。


小提醒可採用「2-1-2-1節奏」——兩秒踮起、一秒停留、兩秒下降、一秒底部停留,重視每一下的肌肉控制。


錯誤2:腳踝內外翻、不穩定

腳踝無力時容易出現內翻(腳掌往內偏)或外翻(腳掌往外偏)的情況,這會讓膝蓋受力不平均,增加受傷機率。


解法訓練時可用網球夾在腳跟間,幫助雙腳保持平行,也能強化內側肌腱的控制力。


錯誤3:身體前傾或駝背

很多人在站姿提踵時會不自覺地前傾,這會導致重量分布錯誤,甚至引發下背痠痛。


解法肩膀打開、核心收緊、保持身體垂直,想像頭頂被線拉直的感覺!

提踵訓練進階版 4種變化增加挑戰與效果

(圖/翻攝自pexels)

如果已經覺得基本版太簡單?那就來點進階的動作吧!


1.增加動作幅度(站在階梯上)

雙腳站在階梯邊緣,只讓前腳掌著地,踮腳時踮到最高,下降時腳跟可低於階梯平面,加強拉伸阿基里斯腱與比目魚肌。


優點提升關節活動度,刺激肌腱,增加彈性。


2.加重訓練(負重提踵)

可手持啞鈴、壺鈴,或使用槓鈴放在肩上(如深蹲槓鈴位置),增加小腿的肌力與耐力。


優點幫助未來進行深蹲、硬舉等更重的下肢訓練,同時訓練核心穩定。


3.膝蓋微彎(強化比目魚肌)

膝蓋微微彎曲再進行提踵,會更強調比目魚肌的發力,適合坐姿或進階訓練者。


優點全面強化深層小腿肌肉,預防膝蓋、腳踝傷害。


4.單腳提踵(挑戰平衡與穩定)

將以上任何一種版本改為單腳操作,可以更集中刺激單側肌群,也能檢視左右腿是否有明顯差異。


優點增加神經控制能力,鍛鍊平衡感與核心穩定度。

小腿訓練的實用建議

1.可每週訓練2~3次,建議安排在練腿日或有氧日之後。

2.可作為深蹲、弓箭步等大動作的結尾動作(superset)來加強肌肉刺激。

3.進階者可搭配跳繩、跳躍深蹲等爆發力訓練。

4.記得訓練完要伸展!尤其是做大量提踵後,建議進行牆面小腿伸展或下犬式,避免小腿過度緊繃引發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小腿訓練器材有哪些?

雖然健身房有專業的坐姿或站姿提踵機,但你在家也可以用:

  • 啞鈴、壺鈴、槓片作為負重工具
  • 階梯、瑜珈磚、木板增加動作幅度
  • 椅子或牆壁協助平衡

別再忽略小腿了 現在就開始動起來

小腿提踵不只是雕塑腿型的工具,更是維持身體平衡、強化腳踝與膝蓋穩定性的關鍵。只要掌握正確動作與訓練節奏,每週花個幾分鐘,就能讓你在日常活動中更輕鬆,也為各種運動打下紮實基礎。

不論你是在健身房、在家、甚至是在刷牙的時候,都可以練提踵,趕快把它加入你的訓練菜單吧!



文章來源:women’s health

示範教練_中清廠教官 Ron

【證照】

  • RTS國際阻力訓練專家
  • IHFI國際康體私人體適能教練證書
  • 健身工廠體適能與體能學院震動機訓練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 Fitness格鬥證書
  • KettleBell Concepts 國際壺鈴教練Level 1
  • Together Real Workouts動作優化提升運動表現
  • TRXSTC功能性訓練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