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跳箱是什麼
跳箱有分木質、軟膠材質,也有一種外型像平台,稱為「跳板」的跳箱,跳板主材質為鐵,可以自由調整高度,一般的跳箱為長方形,可依照困難度橫放或直放。以下是選擇跳箱所需考慮的重點:
一、跳箱的承載重量是否足以承載你的體重和跳上去的瞬間壓力。
二、檢查跳箱外觀是否有破裂的情況。
三、選擇適合自己的跳箱高度。
四、跳箱的材質。
二、跳箱的運動好處
跳箱是經典的爆發力訓練動作之一,無論是訓練運動選手還是一般運動愛好者,都會使用到跳箱訓練,跳箱是使肌肉在短的時間裡面產生高力量的活動,在反向跳的動作中(先蹲下再跳起),利用快速的離心、向心轉換能夠比單純只有向心收縮產生更大的力量,同時產生更多的功率輸出,使身體的各肌肉部位在短短的時間內一同達到最好的運動效果,跳箱尤其針對下肢肌群的完全伸展,強化下肢的爆發力,因此在短程衝刺、籃球、棒球等各球類運動或重量訓練都能有效的增加爆發力!

三、跳箱注意事項
在從事跳箱訓練前,務必要先瞭解跳箱訓練是一項危險性高的運動,在沒有評估自身的能力時,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挑戰高難度的跳箱,以免踩踏不穩而跌落,造成身體上更大的傷害。在選擇跳箱時,務必先從低的開始再逐漸往上挑戰,跳箱所運用到的並非身體的靈活度或技術,關鍵是將身體核心抬高並站在平台上,如左圖為20英寸(約50.8公分),右圖為30英寸(76.2cm)跳箱,儘管箱體高度相差 1.5 倍,但最高腰部位置變化不大。在選擇難度高的跳箱時,心理上覺得箱子越高難度越大,跳之前常常猶豫不決,如果箱子很高,你會感到壓力而錯過良好的訓練機會,無論是更高或更低的箱子,其實對體能訓練沒有太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使用最安全跳躍的高度進行訓練。
國際體適能機構提倡,從事跳躍訓練時,起跳與落地的姿勢應該一致,理想的幅度介乎半蹲至1/4蹲,這是大部分競技運動員常作的準備姿勢,能使肌肉最能有效發力和反應。如果採全蹲的姿勢,不僅會違反功能性訓練,也會令腦部無法建立良好的着地緩衝控制,長遠增加受傷風險。跳箱越高,不代表對肌肉的運動效果越高,反而增加運動風險,挑戰高跳箱,頂多讓你對達成目標的成就感。

四、如何跳箱
在開始跳跳箱之前,可以先做好落地的暖身動作,增加下肢的緩衝能力。可以原地模疑往上跳的姿勢,並調整可能會因為往上跳,重心向前傾,造成膝蓋壓力過大而不舒服的可能性。
跳箱步驟:
一、雙腳與肩同寬,與跳箱保持一段可跳上箱的距離。
二、微蹲後,然後跳上箱子,跳上箱子時並非雙腳用力踏在箱子上,盡可能的保持像忍者一樣的輕,在緊繃後再迅速釋放大腿力量
,跳上箱子前需注意髖關節和膝蓋是完全伸展,並搭配手部擺動的力量跳至箱子上。
三、從箱子上下來時千萬別雙腳落地,以免造成膝蓋、雙腿和脊椎的負荷,建議可以左腳或右腳逐步下箱。
四、跳箱不宜每天訓練,可每次訓練3組,每組跳3至5下,每週訓練2次。
跳箱是一項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運動,還可以與朋友互相挑戰誰跳的比較高,雖然跳箱看似簡單,但每個運動都有一定的運動風險,如果你想瞭解更安全的運動需知,可以洽詢專業教練幫你製訂專屬的課程喔!
參考資料:Melos、sportsciencehan
參考圖片:Melos、mens-diet.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