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 提到,自由重量訓練能徵召更多肌群參與、促進睪固酮分泌,讓肌肉合成事半功倍,這也成為許多人訓練的首選。信義廠教育訓練部副理Xavier教練表示,自由重量訓練,會刺激本體感覺受器,協調多肌群同時運作,廣泛受惠於生活中各式場景,進一步避免受傷,如搬重物、提東西走樓梯等;而機械式器材訓練單一肌肉,其他肌肉參與較少,其動作也不易在日常生活中發生。
所謂的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包含大腦對於身體位置與動作的感知,而本體感覺受器(Sensory receptor)分布在肌肉、肌腱、關節等處,將收集到的訊息回傳,產生反射回饋。身體能力差的人,在回饋後肌肉無法提供即時且足夠的力量,因此在執行動作時,很容易產生動作偏差或徵召到別的肌肉,便容易受傷。
自由重量訓練,就是要讓學員透過動作、肌肉與關節的連帶關係,重新認識身體。以下Xavier教練為我們示範十個動作,依肌群做分類,讓你更能清楚地安排訓練菜單,不過Xavier教練提到,有些動作仍是要在核心與肩胛夠穩定、關節活動度夠好的狀況下,才能執行,建議還是諮詢過教練後,再進階至自由重量訓,才不會造成不可逆的運動傷害。
1. 胸部訓練

(圖說:穩定肩胛,將槓將至鎖骨下方3–4指幅處。)
訓練肌群: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
a. 槓鈴胸推
準備動作:
●雙腳落在膝蓋正下方,小腿垂直於地,小腿與大腿呈90度。要讓背級脊保持自然於凳上。
●調整身體位置,眼睛在槓正下方;背自然貼在椅凳上,腰與椅凳間會騰出些許空間;屁股夾緊。
●雙手握距:大臂向外打開約45~60度,手肘與上臂呈90度,自然往上抓,即為適當握距。
●起槓:抓槓時手微微往外轉,並將槓垂直往上推,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慢慢將槓降至胸線,即雙乳首間之連線。
※教練提醒:該運動路徑不完全是直線。
向心收縮:
●緩緩吐氣,慢慢將槓推至起槓位置。

(圖說:穩定肩胛,將槓將至鎖骨下方3–4指幅處。)
b. 上斜槓鈴胸推
準備動作:
●與槓鈴胸推同。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慢慢將槓降至鎖骨與乳首之間(或鎖骨下方3–4指幅處)。
● 下降的過程,前臂須維持與地面垂直。
向心收縮:
●緩緩吐氣,慢慢將槓推至起槓位置。
2. 背部訓練

(圖說:身體前傾45度,後收肩胛,將手往腹部方向帶。)
訓練肌群:背闊肌、大圓肌、肱二頭肌
a.槓鈴屈體划船
教練提醒:學員須學會硬舉,知道如穩定腰椎,才能進階至槓鈴划船。
準備動作:
●硬舉半程姿勢,身體與地面呈45度。
●雙臂垂直落下抓槓,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向心收縮:
●肩胛往後收,連同帶動肘峰往後,緩緩吐氣,手肘經過身體即可停止。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慢慢將槓降至起槓位置。

(圖說:單手靠著椅子,腳踩弓箭步,後收肩胛,將手往腹部方向帶。)
b.啞鈴單臂划船
準備動作:
●找一個高及腿部,可倚靠的重物。
● 單手俯著倚靠物,腳踩弓箭步,穩定身體。
● 注意頸部與脊椎成一直線,運動過程勿抬頭。
● 另一手持啞鈴,自然落在肩膀正下方。
●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向心收縮:
●緩緩吐氣,後收持啞鈴那一側的肩胛骨,將啞鈴往腹部方向帶,直至手肘通過腹部。
●穩定身體,肘尖通過腹部時,避免身體大幅度旋轉。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3. 下肢訓練

(圖說:雙腳與肩同寬,背槓,同時啟動膝與髖關節,脊椎保持與小腿平行,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
訓練肌群:股二頭肌、股四頭肌、臀大肌、腓腸肌
a.槓鈴深蹲
教練提醒1:徒手深蹲沒問題才能進階至槓鈴深蹲,需了解如何穩定核心肌群、正確活動髖與膝關節,深蹲的過程才不會受傷。
-
教練提醒2:槓鈴深蹲會對身體施予垂直性的壓力,前腹與後背的核心肌群必須夠強壯,才能維持脊椎的正常曲線。
準備動作:
●上背對準槓中央,握距約為肩寬的1.5倍,意即肩與頸椎距離一半的長度,往肩外延伸,即為握槓處。
●起槓,雙腳打開與肩同寬,平行後退,但不要離槓架太遠。
●收緊背肌,穩定肩胛。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同時啟動髖與膝關節,腹部收緊,慢慢下蹲。
教練提醒3:想像髖與膝節綁上繩子,同時往後、前兩方向拉。
●下降的過程,保持核心出力,注意脊椎與小腿平行,不要出現拱腰或圓背等狀況。
●最低點:持續往下蹲,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
向心收縮:
● 腳掌往地面推,腹部繃緊,緩緩吐氣,慢慢將槓推至起槓位置。

(圖說:掌托啞鈴至於身體前方,同時啟動膝與髖關節,脊椎保持與小腿平行,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
b.啞鈴高腳杯深蹲
準備動作:
●掌根拖著啞鈴外緣,挺胸並將啞鈴移至身體前方。
●雙腳與肩同寬,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離心與向心收縮:
●與槓鈴深蹲同。

(圖說:鞋帶對準槓正下方,挺胸並將屁股往前送,之後再順著大腿把槓放下。)
c.槓鈴硬舉
教練提醒:硬舉主要為髖關節的前後移動,腰椎不會有大幅度的彎曲。
準備動作:
●雙腳踩入槓鈴下方空間,並將槓對準鞋帶的正上方。
● 雙臂垂直落下,即抓槓處。
● 挺胸,並將脛骨往槓的方向靠,注意脊椎呈自然直線。
● 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向心收縮:
●腳跟推地板,緩緩吐氣,屁股自然往前送。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屁股往後移動,將槓順著大腿往下放。
●槓片輕輕碰到地板後,將槓往上移動,開始向心收縮。

(圖說:一腳往後踩,重心置於前腳,往下蹲,直到前腳膝蓋角度略小於90度,起身後收後腿,換另一腳重複進行。)
d.啞鈴反向分腿蹲
教練提醒1:相較原地分腿蹲,此操作能徵招更多臀部肌肉參與。
準備動作:
●雙手持啞鈴置於身體兩側,一腳往後踩。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重心置於前腳,慢慢往下蹲,直到前腳膝蓋角度小於90度。
●運動過程中,腹部保持出力,維持身體平衡。
向心收縮:
●用前腳跟推地板,緩緩吐氣,利用反作用力站起來。
教練提醒2:該施力方式,像是爬樓梯時,前腳跨好幾階,準備前進時的發力。
●身體完全站立後,收回後腳,並將另一隻腳往後放,重新啟動離心收縮。
4. 肩部訓練

(圖說:手臂往前15度舉起啞鈴,直線往上推。)
訓練肌群:前三角肌、中三角肌、後三角肌
a.啞鈴肩推
準備動作:
●將椅背調整70至90度,肩關節活動度較差的學員,椅背角度可設定在70度。
●舉起啞鈴,打開雙臂往前移動15度,注意雙臂與身體並非呈一直線。
●手肘維持90度。
● 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向心收縮:
●緩緩吐氣,將啞鈴直線往上推,雙臂靠近耳朵。
●推的過程注意不要聳肩。
●舉置頂點,但不要打直手臂。
-教練提醒1:不將手臂鎖死,為的是要維持肌肉張力,讓肌肉能接著適應離心收縮,避免肌肉承受重量,而失去控制受傷。
-教練提醒2:舉置頂點時,無須刻意將二啞鈴碰撞在一起。
離心收縮:
●緩緩吸氣,慢慢將啞鈴下放,直到手肘呈90度。

(圖說:手抓啞鈴,往兩旁打開至90度。)
b.啞鈴側平舉
準備動作:
●手抓啞鈴,雙手自然放置身體兩側。
●身體微微前傾,肩膀下壓,穩定肩胛。
向心收縮:
●緩緩吐氣,大臂像大鵬展翅般,往兩旁打開。
●運動過程穩住肩膀,注意不要聳肩上提。
●保持手臂姿勢,勿讓肱骨內旋或外旋。
●手臂打開至90度即可。
關於Xavier教練

健身工廠訓練部副理 黃智新Xavier
專長
- 肌力訓練
- 健康減脂訓練
- 體型雕塑訓練
- 體適能訓練
- 懸吊訓練
- 健身教練人才培訓
專業證照
- ACE美國運動協會CPT私人教練證照
- HFPA SCI科學健身訓練國際教練認證
- IHFI私人體適能教練認證
- CrossCore RBT懸吊訓練師證照
- PT-X 3D循環訓練指導員
- ViPR Vitality Performance Reconditioning ViPR指導員
- PunchFit拳擊訓練認證
-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CPR + AED證照
拍攝地點:健身工廠 信義廠
電話: 02–8786–1966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22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