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 — 每天吃得很清淡、運動也沒偷懶,卻還是看不到體重的變化? 明明比別人更努力,體脂卻還是卡在原地。事實上,這並不是你不夠自律,而是方法可能搞錯了!

以下就來破解3大常見的「冤枉胖」迷思,並加上營養師推薦的3大關鍵做法,讓你不再白忙一場。
【冤枉胖迷思1】吃少動多,體重還是不降?

每天運動兩小時,卻越來越累?這可能是身體進入節能模式,為了「保命」自動降低基礎代謝,加上運動後反而容易大吃,熱量一補超過,體重當然不會動。
關鍵做法 1:飲食占80%、運動占20%,先從吃對開始!
只靠運動或只靠節食都難以成功減重,營養師建議採取「211餐盤法」:
- 2份蔬菜
- 1份優質蛋白質
- 1份原型澱粉(如糙米、地瓜)
並搭配力量訓練提升肌肉量,才有辦法真正提高代謝、持續燃脂。
【冤枉胖迷思2】天天水煮餐,為何體脂還是高?

吃得極清淡,只靠水煮雞胸+燙青菜撐過每一餐,結果發現不但沒瘦,還容易頭暈、氣色差?原因可能是:長期無油、低糖飲食,造成營養失衡,甚至讓荷爾蒙亂掉。
關鍵做法 2:適量補油補營養,別再怕脂肪!
- 健康脂肪不能少,包括:
- 橄欖油、亞麻籽油、酪梨、堅果
- 這些脂肪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吸收(A、D、E、K),也是身體運作的重要原料。
同時,攝取足夠蛋白質+搭配少量原型澱粉,能提升肌肉與代謝效率,進一步降低體脂。
【冤枉胖迷思3】不吃澱粉了,怎麼還是瘦不了?

很多人以為不吃澱粉就是低醣減重法,但事實上,許多醬料才是熱量陷阱:像沙茶醬、燒烤醬、凱薩醬等都含有大量油脂與糖分,吃進去的比白飯還多!
關鍵做法 3:換掉醬料、選對澱粉
- 別一味拒吃澱粉,不如聰明換成低GI的「好澱粉」,像是:
- 地瓜、山藥、南瓜、糙米、藜麥等
- 這些澱粉能幫助穩定血糖、增加飽足感,不易囤積脂肪。
同時,簡化料理方式,少用重口味醬料,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吃進太多「隱藏熱量」。
關鍵總結 :順序吃對、代謝才會動起來!
吃的順序會影響血糖波動與飽足感。營養師建議採用「水→肉→菜→飯→果」順序,有助於:
- 穩定血糖上升
- 提升飽足感
- 幫助燃脂
營養師小提醒
瘦不下來,不一定是你不夠努力,而是用錯了方法。與其硬撐節食、狂操體能,不如調整飲食策略、搭配適量運動,讓身體回歸健康平衡,自然就會開始燃燒脂肪。從今天起,學會這3個關鍵做法,讓減重變得更有效、更持久、不痛苦!
撰文者:張宜婷 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