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還停留在運動越操越好,或是越累越好,並且挑戰身體的臨界點。無論你是健身初學者,還是已經邁入健身有一些時間,對很多人來說,掌握自己身體的極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初學者的肌肉幅度成長很快,也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體態的變化,但只要是過度對身體都會造成影響。對有目標訓練的人來說,持續高強度和高力度的緊湊訓練,有時候會覺得無力和對運動產生排斥感,這往往是過度訓練症候群(Overtraining)的最初症兆,日本MELOS網站和美國醫療事務團隊網絡Healthline在網站發表關於過度訓練症候群所產生的12個徵兆和造成的原因,我們來看看你是否也出現這些症狀!
.營養失調
對長期重量訓練的人來說,營養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訓練時會消耗大量的卡路里,如果飲食不足造成營養不良,不僅會大大的影響訓練時的表現,也可能會出現貧血的狀況,嚴重甚至會造成心血管、腸胃道及內分泌系統的疾病,也可能引發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等的併發症,如月經失調等。
.肌肉過度痠痛和疼痛
常使用高強度的間歇訓練,容易導致肌肉拉扯造成疼痛,在身體過度緊崩下可能會帶來長期的肌肉痠痛或受傷,甚至成造肌腱變性(Tendinosis)。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到:「肌腱變性可能在肌腱中或周圍的結締組織有細微傷害(microtears),因而導致在膠原基質(collagenous matrix)有細胞與血管增生的現象,在這自體癒合過程中再度受創,反覆發生,進而使得肌腱在組織質地上變得脆弱,被認為是一種在組織學沒有發炎細胞的肌腱退化性病變(tendon degeneration change)」。
.過度使用造成傷害
長期從事慢跑運動及高衝擊力的人應該注意過度訓練造成的傷害,例如肌肉拉傷或是足底筋膜炎。其他過度使用的傷害包括關節損傷,骨折和軟組織傷害。
.疲勞
運動後感到某種程度的疲勞感是正常的,但是在訓練後遲遲無法恢覆時,這種長久的疲勞感是會持續的,如果在訓練前沒有足夠的營養,也容易讓身體產生疲勞感,你可以在訓練前補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儲備身體的能力,讓身體有足夠的體力應付訓練的時間。
.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一般來說,訓練可以幫助你增加食慾,讓你有良好的胃口,但過度訓練會導致荷爾蒙失調,並讓你沒有食慾,而且體重會快速下降,並常感到力竭。
.煩燥和情緒激動
過度訓練會影響身心壓力及影響荷爾蒙的水平,導致你常覺得沮喪、精神錯亂和情緒變化很大,也會產生煩燥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可能。
.運動成果衰退
過度訓練會造成你的身體性能無法達到穩定的狀態,你會發現身體的敏捷度和肌耐力變差,甚至無法達到過去訓練的水準。
.日常訓練變得更具挑戰性
如果你有過度訓練症候群,你會覺得訓練會變得更加困難,感覺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每一次的訓練。過度訓練症候訓也會讓你運動時的心率恢覆比較慢,容易產生心悸感。
.睡眠障礙
當身心產生過度的壓力時,荷爾蒙的失衡會讓你在睡眠時難以放鬆,這會縮短你的身體應該需要的睡眠時間,而缺乏優質的睡眠也會導致慢性疲勞和情緒變化。
.免疫力下降
當身體產生過多的壓力時,身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你也會覺得自己常有像感冒般的感覺,感覺像是輕度的疫病,但久而久之也會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問題。
.體脂增加
過度訓練會導致睪銅素水平降低,造成皮質醇水平升高,這些激素的變化會讓肌肉組織減少,進而讓腹部的體脂肪增加。
.失去動力
過度的勞累會讓你失去保持運動的動力,讓你對運動減少娛樂感,而且缺乏興趣,放棄持續運動。
從以上我們可以知道,過度訓練症候群常伴隨著疲勞和體重的變化,除了預防之外,當出現了這些症狀,我們還可以進行自我檢查,但過度訓練症候群還有一項難以發現的問題就是心理狀態,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在Sports Dr. Tu–凃醫師的運動保健室網站談過度訓練時談到,雖然很難在運動時精準的知道自己身體的極限或是已經超越身體臨界點,但仍然有一些指標可以自我檢查,並可能暗示著你的身體已經逐漸產生過度訓練的狀態。
心理指標:對競技或訓練失去興趣、訓練或工作時注意力無法集中、食慾降低、性慾降低、失眠、失去活力、心情不佳、情緒暴躁等。
生理指標:運動成績低迷不振、四肢沉重感、體重減輕、面容憔悴、口渴、頭昏、無法緩解的肌肉痠痛、淋巴結腫大、腸胃道症狀(例如腹瀉)、時常生病、傷口不易癒合、月經失調、靜止心跳率上升等。
過度訓練症候群不是運動員唯一會產生的症狀,現在運動已成為公民運動,更應該在運動時注意自己可承受的範圍和壓力,才能讓運動達到身心都放鬆的效果喔!
參考資料:Healthline、MELOS、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Sports Dr. Tu–凃醫師的運動保健室、運動星球、成大醫學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