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規律運動有益健康,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選擇太多反而讓人難以開始。別擔心,今天我們就整理出適合新手的 10 個關鍵動作幫你聚焦!這些訓練不僅簡單實用,更能有效鍛鍊全身。把它們組合成一套,就能打造出適合長期維持的全方位健身計畫。只要持續進行這些動作 30 天(或每週做兩次),你將明顯感受到肌力、耐力與平衡能力的提升。
1. 弓箭步(Lunges)
挑戰身體平衡感,是完整運動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弓箭步正是能強化腿部與臀部肌群,同時提升功能性動作的訓練。
動作分解: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手自然垂放。
- 右腳往前跨一步,同時彎曲右膝,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注意右膝不能超過腳尖。
- 用右腳推地回到起始姿勢。換左腳重複。這樣算一個完整動作。
組數與次數: 3 組,每組 10 下。
2. 伏地挺身(Pushups)
最經典也最有效的徒手訓練之一,能同時動員全身多個肌群。
動作分解:
- 從棒式開始,核心收緊、肩膀下沉後拉、頸部保持中立。
- 彎曲手肘讓身體慢慢下降,當胸部快碰地時,再伸直手肘回到起始位置。
- 過程中手肘盡量靠近身體。
組數與次數: 3 組,做到力竭為止。若無法完成標準版,可改為膝蓋著地的簡易版本,一樣能獲得好處,逐步建立力量。
3. 深蹲(Squats)
深蹲能強化下半身與核心肌群,同時增加髖部的活動度。因為啟動的是全身最大的肌群之一,所以燃脂效果也很強。
動作分解:
- 雙腳比肩稍寬站立,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
- 核心收緊、抬頭挺胸,臀部向後推、膝蓋彎曲,好像要坐椅子一樣。
- 確保膝蓋不內夾或外翻,直到大腿平行地面,手自然往前伸。
- 暫停 1 秒後,用腿出力站起回到原位。
組數與次數: 3 組,每組 20 下。
4. 站姿啞鈴過肩推舉(Standing Overhead Dumbbell Press)
複合訓練動作能同時動員多個關節與肌群,特別適合沒時間的人。站姿推舉不僅能強化肩膀,也會啟動核心。
器材: 5-8 公斤啞鈴
動作分解: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或採前後站姿),雙手持啞鈴,將前臂與地面保持平行。
- 核心收緊後,往上推至手臂完全伸直,頭頸不動。
- 頂端短暫停留後,彎手肘讓啞鈴回到起始位置。
組數與次數: 3 組,每組 12 下。
5. 啞鈴划船(Dumbbell Rows)
不只讓你背部更迷人,這個複合動作也能鍛鍊到手部及肩膀後側。建議選擇中等重量啞鈴,並在動作頂點用力收縮。
器材: 5-8 公斤啞鈴
動作分解:
- 雙手各持一啞鈴。
- 上半身往前傾,背部與地面呈至少 45 度角,背打直、脖子與背成一直線,核心收緊。
- 右手彎肘將啞鈴拉向胸部,啟動背肌,停在胸下方位置。
- 回到起始,再換左手。左右各做一次為一組。
組數與次數: 3 組,每組 10 下。
6. 單腳硬舉(Single-Leg Deadlifts)
這也是一個訓練平衡感的動作,主要針對大腿後側與臀部肌群。可使用輕~中重量啞鈴。
器材: 啞鈴
動作分解:
- 雙手持一或兩個啞鈴,膝蓋微彎站立。
- 髖部為軸,左腳往後抬起,啞鈴慢慢往地面降。
- 當左腿抬到舒適高度時,控制動作回到起始,收緊右側臀部。保持骨盆不歪斜。
- 右腿做完後換邊。
組數與次數: 每側 3 組,每組 10~12 下。
7. 波比跳(Burpees)
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動作,能有效提升心肺與全身肌力,CP 值超高。
動作分解:
- 站立,雙腳與肩同寬,手自然下垂。
- 雙手向前預備蹲下,手碰地時雙腳彈跳往後,進入伏地挺身姿勢。
- 屁股往上抬,雙腳跳回手旁,腳越靠近手越好。
- 身體站直、雙手舉高並跳起。這樣算一組。
組數與次數: 3 組,每組 10 下(初學者建議)。
8. 側棒式(Side Planks)
強壯核心是健康體態的基礎,千萬別忽略像側棒式這類的核心專項訓練。記得要專注肌肉控制,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動作分解:
- 側躺於右側,雙腿堆疊,右前臂撐地,手肘在肩膀正下方。
- 核心收緊、脊椎穩定,將臀部與膝蓋離地,身體呈一直線。
- 控制下放回起始。
組數與次數: 每側 3 組,每組 10~15 下。或進行等長訓練:每側維持 20~30 秒,做 3~5 組。
9. 高棒式(High Planks)
棒式能有效啟動腹肌與全身肌群,且不像仰臥起坐那樣容易讓頸部吃力。
動作分解:
- 進入伏地挺身姿勢,雙手與腳掌撐地,背打直、核心收緊。
- 下巴微收、目光看向雙手前方。
- 保持全身緊繃,腹部、手部、臀部與腿部全部出力。
組數與次數: 2~3 組,每組撐 30 秒起跳。
10. 臀橋(Glute Bridge)
這個動作能全面啟動你的後側鏈,不只對身體有益,連臀型也會更緊實。
動作分解:
- 仰躺,膝蓋彎曲、腳掌貼地,雙手自然放於身體兩側,手心朝下。
- 用腳跟推地,核心、臀部與腿後肌出力將臀部抬離地面。上背與肩仍貼地,下背到膝蓋成一直線。
- 頂點停留 1~2 秒,再慢慢回到起始。
組數與次數: 3 組,每組 10~12 下。
下一步該怎麼做?
這些基礎動作對身體非常有幫助,但你絕對可以持續進步!
當你發現這些訓練越來越容易、甚至做完也不太流汗,就是時候提升強度,讓身體繼續受到刺激與成長。你可以開始嘗試「漸進式超負荷」(progressive overload),透過以下方式加強挑戰性:
- 每組多做 5 下
- 增加負重(例如提高啞鈴重量)
- 在動作中加入爆發力元素,如深蹲跳、跳弓箭步等變化版本
除了增加次數與重量,另一種有效進階方式是改用「張力時間訓練」(time under tension)。這表示每個動作不是做固定次數,而是以時間為單位,專注控制動作的節奏與張力,例如每一組撐棒式 45 秒、臀橋停留 2 秒以上再下放。這能更刺激肌肉,提升控制力與穩定性。
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設計不同目標的訓練週期——一週以增肌為主,一週則著重心肺與肌耐力,讓身體各方面都能全面發展。更棒的是,這些動作不需要昂貴設備,也不受場地限制,無論你是在家、在健身房,甚至在旅行途中,都能維持訓練節奏。
記得,最關鍵的不是完美的訓練計畫,而是持之以恆的行動力。給自己一點時間,一點耐心,這些每天的累積,最終都會轉化為更強壯、更穩定、更有自信的你。
從今天開始,讓你的每一個動作,都為更健康、更有力的生活打下基礎。你準備好了,就動起來吧!
資料參考來源:HealthLine
示範教練_訓練部 Bruce

【證照】
- NSCA-CSCS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訓練專家
- NSCA-CPT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 中華民國健力協會C級教練
- 健身工廠Nautilus肌力訓練
- 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費雪訓練營運動員專項訓練規劃
- 永動科技優化女性身材及體適能:孕前、中、後的科學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