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休息日」有多重要?除了不重訓還有什麼運動可以做?

我們總是被告誡要保持活動、規律運動。但無論你是在備戰比賽還是動力滿滿,運動過多不一定是好事。實際上,休息日和運動一樣重要,一套成功的健身計畫若沒有包含休息日就不算完整。


定期休息讓你的身體能夠恢復與修復。不論你的運動程度或類型如何,這都是進步的關鍵。如果忽略休息,可能會導致過度訓練或身心倦怠,不僅會讓你的進度落後,還可能浪費你更多時間去執行真正需要的「休息」。先讓我們來細數休息日對我們的身體究竟有哪些重要的益處吧!

一、讓身體有時間恢復

別誤會,休息日並不是懶散地完全靜止不動或懶散躺著。事實上,許多運動的正面效應正是在休息時才發生的。尤其對肌肉成長來說,休息是不可或缺的。


運動會在肌肉組織中產生微小撕裂,而休息時,稱為纖維母細胞的細胞會進行修復。肌肉才能修復並變得更強壯。


此外,肌肉會將碳水化合物以肝醣的形式儲存。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會分解肝醣來提供能量。休息日能讓身體補充這些能量儲備,為下一次訓練做好準備。

二、預防肌肉疲勞

休息能避免因運動導致的疲勞。記得,運動會耗盡肌肉的肝醣,如果肝醣未補充,你就會感到疲勞與痠痛。


即使在沒運動的情況下,肌肉也需要肝醣來正常運作。透過足夠的休息,你可以讓肝醣儲備恢復,避免身體過度疲憊。

三、降低受傷風險

規律休息對於運動安全很重要。當身體過度疲勞時,更容易動作變形、手滑掉落器材,甚至踏錯步伐。長期過度訓練也會讓肌肉承受重複性的壓力與負擔,增加過度使用造成的運動傷害,反而逼你被迫休更久。

四、提升表現

休息不足會讓你連原本的訓練都無法完成,更不用說挑戰自我了。你可能會提不起勁做多一下重、跑多一公里。


即使你硬撐著繼續練,過度訓練只會讓表現下降,可能出現耐力變差、反應變慢、敏捷度下滑等情況。反過來說,適當休息能補充能量、避免疲勞,讓你每次訓練都能發揮實力。

五、睡得更好

credit: Sunny Health & Fitness

運動本來就有助於睡眠,而適時休息則能進一步穩定效果。身體活動會促使像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這類提升能量的荷爾蒙分泌,但若持續不斷地運動,這些荷爾蒙會被過度產生,反而讓你難以進入深層睡眠,加重疲勞感。休息日能幫助荷爾蒙回到正常平衡,讓你睡得更沉更安穩。

休息日該怎麼安排?

credit: Peloton

理想的休息日每個人都不一樣,取決於你平常訓練的強度與頻率,以及日常生活的其他活動量。不過以下是依照運動類型的建議。


1.有氧運動

像輕鬆散步或慢速跳舞這種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一般不太需要特別安排休息,除非你的醫師另有建議。


但如果是中度或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休息日就很必要。建議每三到五天休息一天。如果你偏好高強度訓練,可能需要更頻繁地休息。


你也可以安排「主動休息日」,做一些像伸展之類的輕度活動。


根據建議,成人每週應完成下列其一:

  • 每週 150–300 分鐘的中度活動
  • 每週 75–150 分鐘的高強度活動
  • 或中高強度混合


你可以依據這個目標來規劃訓練與休息日。例如每週安排三天,每天做 50 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其餘天安排休息或其他訓練。


2.跑步

雖然跑步屬於有氧,但它需要額外規劃休息日。初學者建議一週跑三天,不要一開始就跑太多,以免疲勞或受傷。其他日子請安排休息,或做用到不同肌群的訓練。


如果你正在準備馬拉松,休息更是關鍵。賽前三週內,應特別增加休息頻率。你可以請教私人教練或跑步教練來量身訂做計畫。


3.健美訓練(重量訓練)

健美訓練的休息安排會依據肌群輪流進行。練過某個肌群後,建議休息 1~2 天,讓肌肉修復與癒合。其餘日子可以訓練其他肌群,記得也要訓練對稱肌群,避免身體不平衡。


你也可以用排表的方式來安排肌群輪訓,例如:

星期一:腿

星期二:胸

星期三:背

以此類推


4.減重

想減肥也不能忽略休息日。休息能幫助肌肉修復、成長,而肌肉量增加時,即使休息狀態也能幫你消耗更多熱量,因為肌肉比脂肪消耗更多能量。


而且,當你身體恢復得好,比較有精神也比較容易堅持運動習慣。

休息日還能做什麼?

1.飲食與蛋白質攝取

休息日因為活動量低,身體需求的熱量會下降。但不必刻意少吃,聽從你的飽足感與飢餓訊號就好。同時請務必補充足夠蛋白質,它對肌肉修復非常重要。建議活躍族群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 1.2~2.0 公克/每公斤體重,並平均分配在一天的每餐。


此外也請注意:

- 碳水化合物:攝取複合型碳水以補肝醣儲備,攝取量依活動量不同,每公斤體重每日需 3~10 公克。

- 水分:即使沒運動也要補水,避免抽筋,幫助養分運輸。

- 蔬果:提供碳水與微量營養素,有助恢復。


2.瑜伽

瑜伽是休息日的極佳選擇,能幫你強化身體感知、呼吸控制與柔軟度,同時溫和地建立肌力、放鬆緊繃肌群。此外,瑜伽能幫你安定心情,讓你恢復元氣迎接下一次訓練。每天只需要 10~15 分鐘就有效果。


3.低衝擊運動

類似瑜伽,低衝擊運動也很適合休息日,能讓你持續活動,但不會造成太多負擔。


常見選擇還有:

- 散步

- 輕鬆游泳

- 單車

- 跳舞

- 划船

身體需要休息的警訊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就是該休息的時候:

  • 肌肉痠痛持續不退:代表肌肉還沒恢復
  • 極度疲倦:整體精神很差就是身體在叫救命
  • 疼痛:持續的肌肉或關節痛可能是傷害徵兆
  • 情緒波動:體力透支會導致荷爾蒙失衡,容易暴躁、易怒、情緒起伏大
  • 睡不好:皮質醇與腎上腺素過高會干擾睡眠
  • 表現退步:動作變吃力、成效停滯,都是警訊

什麼時候該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你是運動新手,或已經一段時間沒訓練,也可以請教運動專業人士,例如私人教練。


如果你有興趣開始健美、備賽或馬拉松訓練,也建議諮詢專家,他們可以依據你的程度設計最適合的訓練方式,並教你如何安全地進行強度、時間與速度的提升。當然,也包括如何正確安排休息日。


不管你是初學者還是資深選手,休息都是必須的。它能幫助肌肉修復、避免疲勞、提升整體表現。若你想讓休息日也保持活動,不妨做些低衝擊運動,例如瑜伽或散步,讓身體在放鬆中恢復。請記住,如果你不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休息,那你原本的目標可能也難以達成。讓身體休息,反而是你邁向健身成功的關鍵之一。



資料參考來源:Healthline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