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在短時間內增加肌肉,但體型過瘦、怎麼吃都不長肉?其實,增肌的關鍵不只是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補充碳水化合物才是讓肌肉膨脹的關鍵!在健美與健體的世界中,無論是追求極致肌肥大的「增肌期」,還是雕刻線條的「減脂期」,掌握正確的營養補充原則都是提升體態的關鍵。本篇文章將教你如何透過 補碳水的科學原理、實用方法與增肌菜單,在一週內增肌2公斤,讓你快速脫離「怎麼吃都不胖」的困境!
用碳水填充,讓肌肉最後再撐大!

增肌不只是長期的重量訓練,短期內透過「碳水回補」(Carbo-Loading)也能讓肌肉快速膨脹。這種方法原本是為了馬拉松選手增加肌糖原儲備,但對於健美或健體選手來說,則是用來讓肌肉變得更飽滿、有力。
1、什麼是碳水回補(Carbo-Loading/Carbo-Up)?
碳水回補 指的是在短時間內大量攝取碳水化合物,讓肌肉儲存更多 肌糖原(Muscle Glycogen),使肌肉外觀更有張力,線條更明顯。這對於體型較瘦、增肌速度慢的人來說,是一種有效的「速效增肌」技巧。
2、碳水回補與碳水枯竭(Carbo-Deplete)的關係
在進行碳水回補之前,通常會先進行 碳水枯竭(Carbo-Deplete),也就是刻意減少碳水攝取,讓身體的肌糖原存量降到極低。當身體處於這種狀態時,再大量補充碳水,肌肉會比平時儲存更多的糖原,進而讓肌肉的視覺體積迅速增加。這兩個階段是一組完整的策略。
3、碳水回補的時間安排
健美選手在比賽前通常會採取 「3天碳水枯竭 + 3天碳水回補 + 2天水分調整」 的方法來雕塑最佳體態。
- 碳水枯竭期(3天):幾乎不攝取碳水,讓身體的糖原消耗殆盡。
- 碳水回補期(3天):逐步增加碳水攝取量,使肌糖原儲存超過平常的水平,讓肌肉充滿張力。
- 水分調整(2天):排除皮下水分,讓肌肉線條更加清晰。
4、為什麼要「水分調整」?
糖原在儲存時,每1g的肌糖原會結合約2.7g的水分,這雖然能讓肌肉變飽滿,但同時也可能造成皮下水腫,影響線條清晰度。因此,健美選手會在比賽前調整水分攝取,讓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確保肌肉線條最明顯。
5、碳水回補如何讓肌肉「瞬間」增重2公斤?
以 體重80kg、體脂肪率10% 的人為例:
- 骨骼肌重量約 36kg,肌糖原最大儲存量約 540g。
- 正常情況下,肌糖原的重量+結合的水分約可讓體重變動約2公斤。
- 透過碳水回補,肌糖原儲存量可能提高2-3倍,體重可能瞬間增加 約3.4公斤,視覺上肌肉飽滿度提升明顯。
總結:瘦子也能靠補碳水,讓肌肉快速變大!
碳水回補是一種短期內增加肌肉體積的有效策略,只要搭配正確的「碳水枯竭 → 碳水回補 → 水分調整」,即使是瘦子也能在一週內讓肌肉變得更飽滿、線條更立體,對於追求肌肉視覺效果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可以靈活運用的技巧,幫助你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體態!
碳水回補該吃哪些「複合碳水化合物」?

在碳水回補(Carbo-Loading)期間,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是關鍵,因為這類碳水化合物消化速度較慢,能穩定血糖,並最大化肌糖原的儲存,讓肌肉維持最佳的飽滿度。
1、增加進食次數,提升吸收效率
想要有效補充碳水,單靠一兩餐暴食是沒用的,因為身體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最佳策略是將每天的碳水攝取量均勻分散在多餐進食,這樣可以提高吸收效率,避免一次攝取過多導致糖原儲存超標或脂肪堆積。此外,增加餐次也能讓胃更容易適應大量進食,特別適合本來胃口較小的人。同時,分次攝取碳水化合物可以避免血糖過度波動,維持穩定的能量供應,讓身體的代謝效率更高。
2、推薦的複合碳水化合物
複合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消化較慢,能夠持續為肌肉提供糖原,是碳水回補期間最重要的營養來源。
在主食類中,白飯、糙米和五穀飯是最穩定的碳水來源,適合大部分人的腸胃,全麥麵包和全麥義大利麵則是低GI選擇,能夠緩慢釋放能量,避免血糖波動過大。年糕(餅)則是高密度碳水,適合需要快速增加總攝取量的人。馬鈴薯、地瓜、山藥不僅提供碳水,還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肌糖原合成。燕麥則是優質的低GI選擇,其中的β-葡聚醣有助於持續釋放能量。
水果類可以作為輔助攝取,補充微量營養素。香蕉是碳水回補期間的理想選擇,因為它富含鉀和碳水,能夠快速補充能量,並且口感軟滑,即使在水分攝取受限時也容易入口。
3、調理方式建議
碳水回補期間,調理方式應該儘量減少油脂使用,避免影響消化吸收效率。可以選擇較簡單的烹調方式,例如蒸、煮、烘烤,而非油炸或煎炸。此外,由於比賽前通常會限制水分和鹽分攝取,食物可能較為單調,但仍可以透過不同的搭配來提高適口性。例如,蛋拌飯是容易入口的選擇,能確保攝取足夠的碳水與蛋白質,而烤全麥麵包搭配水煮蛋也是簡單又營養均衡的方式。香蕉則是一個較甜、易吞嚥的食物,即使在減少水分攝取的階段,也能幫助順利補充能量。
透過正確的食物選擇與進食策略,即使在短時間內進行碳水回補,也能有效儲存肌糖原,讓肌肉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
總結:碳水回補的關鍵原則
在碳水回補(Carbo-Loading)期間,正確的進食與策略性調整 是讓肌肉最大化膨脹的關鍵。
1.增加進食次數,分散碳水攝取,避免一次性攝取過多影響消化吸收。
2.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如白飯、糙米、燕麥、地瓜等,讓身體穩定儲存肌糖原。
3.降低訓練量,尤其是高強度的重量訓練與有氧運動,避免消耗已儲存的肌糖原。
4.調整水分與鹽分攝取,減少鹽分來促進水分排出,避免皮下水腫影響線條。
5.注意健康與身體狀態,即使目標是達到最佳體態,也不應過度極端減少水分或營養,影響身體機能與比賽表現。
確實執行碳水回補策略,不僅能夠讓肌肉飽滿度提升,線條更加清晰,也能確保身體在最佳狀態,真正展現辛苦訓練的成果。健康是最重要的基礎,只有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長期持續進步並站上舞台。
參考網站:https://mens-diet.jp/カーボローディングって何?そのやり方やメニュ/、free 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