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從臉腫到腿腫?水腫體質改善指南,一次解決全身腫脹問題

身體浮腫是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適之一,尤其常出現在小腿、臉部等部位。除了讓外觀看起來腫脹、顯胖之外,有時也會伴隨疲勞感或身體沉重感,影響整體健康狀態。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浮腫的成因、可能與疾病有關的徵兆,以及有效的緩解方法,幫助你找出原因並改善身體狀況。

什麼是「水腫」?簡單了解身體為什麼會腫脹

水腫,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身體浮腫」或「脹脹的感覺」,最常見的像是早上起床臉腫一圈,或是久坐久站後小腿變得緊繃腫脹。在醫學上這種狀況稱為「浮腫」,是因為體內細胞與細胞之間的液體——也就是「間質液」變多了,導致手腳、臉部、腳背等部位看起來鼓鼓的。


人體約有六成是水分,當體液循環不順,例如久坐、吃太鹹、喝太多酒、肌肉量少,甚至某些疾病,都可能讓水分卡在身體某處排不出去,造成水腫。有時還會伴隨疲憊、體重增加、尿變少等狀況。尤其下半身因為重力影響,更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像是小腿浮腫就是最常見的案例。

水腫是怎麼形成的?常見原因一次看懂

水腫的產生和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不一定是重大疾病,但若經常發生,也不能輕忽。以下幾個常見原因,快看看你中了幾項!

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

不論是久坐還是久站,長時間不動的情況都會讓血液循環變差,尤其是腿部肌肉沒在動,血流更容易卡住。這時體內的水分就會積在細胞之間,造成腿部腫脹,難怪有「小腿是第二顆心臟」的說法。


小提醒:如果你一整天坐辦公桌,建議每隔30分鐘起來走動一下,或者晚上躺著時把腳墊高,有助於血液回流。

鹽分攝取太多

台灣人愛吃鹹酥雞、滷味、泡麵這類高鹽食品,但吃太鹹會讓身體為了稀釋鹽分而「抓水」不放,結果就是水腫上身。


解決方式很簡單:少吃加工食品,多吃含鉀食物(像是香蕉、地瓜、菠菜),幫助把多餘的鹽分排出體外。

喝太多酒

喝酒會讓人想不停補水,一方面是因為酒精利尿,一方面是身體分解酒精需要大量水分。如果水喝太多但又排不出去,體內水分就會堆積,變成浮腫。加上酒精還會讓血管擴張,也可能讓臉看起來腫一圈。


小提醒:偶爾小酌沒問題,但喝過量真的要注意隔天早上變成「泡芙人」!

肌肉量不足

別小看肌肉的重要性!肌肉就像身體的水泵,幫助血液把養分送出去、把老廢物帶回心臟。如果肌肉量太少(特別是下半身),血液回流效率差,水分也容易堆積在下肢。這也是為什麼年紀大、久沒運動或久病臥床的人,更容易水腫的原因之一。


小提醒:適度的肌力訓練,能有效預防這種型態的水腫。

水腫會不會是身體出問題?教你簡單判斷方法

有時候水腫不只是單純姿勢或飲食造成,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警訊。像是腎臟病(腎炎、腎衰竭)、心臟衰竭、肝硬化,甚至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都可能讓身體水分排不出去,造成異常水腫。

怎麼判斷水腫是不是跟疾病有關?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手指壓壓看腫脹的地方。


  • 壓下去會凹,凹痕久久不消失,這種稱為「壓痕性水腫」,很有可能是疾病引起的,建議盡快看醫生。這種情況代表身
  • 體可能累積了比正常多出 5~10% 的水分。
  • 相反地,如果按壓後沒有留下明顯痕跡,稱為「非壓痕性水腫」,雖然不一定是疾病,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風險。


不論是哪一種,只要你發現水腫持續幾天以上不退,或伴隨體重快速上升、呼吸困難、尿量變少等症狀,就務必儘快就醫檢查,別讓小問題拖成大麻煩。

有水腫怎麼辦?4 招改善方法讓你消腫又輕盈

水腫不是只能忍耐!只要找對方法,就能有效促進循環、排出多餘水分,讓你從臉到小腿都輕鬆不少。以下4個日常就能做的改善方式,不論上班族或學生都適用!

方法1、按摩消水腫,刺激淋巴循環

透過簡單的按摩可以幫助淋巴液回流,促進體內代謝,減少水分堆積。尤其是小腿這種超容易浮腫的部位,建議搭配穴道按壓更有感!


推薦三個舒緩水腫的穴位:

  • 陰陵泉:膝蓋內側凹陷處往下約四指寬
  • 三陰交:腳內側踝骨上方四指寬
  • 太谿:內踝與阿基里斯腱之間的凹陷處


用指腹或按摩球,以畫圓方式輕柔按壓,配合小腿、大腿肌肉按摩效果更好。早晚按摩一次,連續幾天就會有差!

方法2、補對水分,反而不容易腫

很多人以為「水喝多會水腫」,其實恰好相反。喝太少水,反而讓身體更容易抓住水分不放,導致浮腫。


關鍵在於:「喝得剛剛好+讓它排得出去」。記得一天攝取約 1.5~2 公升水,並搭配活動或排汗幫助代謝。尤其你吃得比較鹹或前一晚喝酒,更需要多補水稀釋體內鹽分。

方法3、泡澡溫暖身體,促進循環

如果你是「晚上腳腫一圈」那種人,很適合泡澡!泡熱水澡不只能讓肌肉放鬆,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下肢淋巴阻塞的問題。泡澡時也可以順便按摩小腿、大腿、穴道等部位,一邊放鬆、一邊加強代謝。比起只沖澡,泡澡的水腫改善效果更明顯喔!

方法4、重訓動起來,幫血液「打幫浦」

提升肌肉量是最根本的消水腫方法!尤其是腿部肌肉,能幫助血液回流、避免水分堆積。兩個簡單的訓練動作就很有幫助:

1、深蹲(Squat)

訓練大腿前後側與臀部肌肉。

  • 雙腳與肩同寬
  • 雙手放胸前或捧著重量
  • 屁股向後下坐、臀部低於膝蓋
  • 留意膝蓋方向對齊第二腳趾,背部保持挺直
  • 每次做 10 次,慢慢增加組數

2、增高抬腳(Calf Raise)

針對小腿腓腸肌超有效!!

  • 雙手扶牆,或負荷重量
  • 雙腳打直
  • 緩慢墊腳尖、再慢慢放下
  • 建議做 30 次,可分組執行


長期進行這兩項動作,可強化下半身肌肉,讓水分不易滯留在腳上。

預防水腫這樣做|打造好循環,從生活習慣開始

想要預防惱人的水腫問題,其實不難,從日常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就能慢慢改善,包括:

  • 別長時間久坐或久站,適時活動身體
  • 減少鹽分與酒精攝取,少吃重口味
  • 水要喝得夠、但不要一次灌太多
  •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像是重訓或快走


其中最推薦的,就是重量訓練,能有效提升下半身肌力、改善血液循環。不過,對很多新手來說,往往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甚至連器材怎麼用都搞不懂。


這時候,健身工廠就是你的好選擇!館內設備齊全,從簡單的機械式器材到完整的自由重量區通通有,新手也能在專業教練指導下安心上手。如果你也有水腫困擾,歡迎到健身工廠體驗看看,讓身體動起來、氣色亮起來!



參考網站:nas-club、Canva、https://www.nas-club.co.jp/magazine/nutrition/reduction-of-swelling/

示範教練_汐止廠 Kyle

【證照】

  • ACE美國運動協會CPT私人教練證照
  • 社團法人中華緊急救護技術員協會EMT-1初級
  • 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C級健身指導員
  • 詮邦國際FGT 功能性臀部訓練
  • 詮邦國際動態呼吸核心穩定工作坊
  • 台灣運動營養學會營養專業認證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