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媽媽忙到沒時間運動?一起打造媽媽專屬的「十分鐘鍛鍊」!

這個母親節,一起送給媽媽最珍貴的「健康時光」吧!在這篇文章裡,我們為你精選出幾套簡單又高效的 10 分鐘訓練,讓你可以陪媽媽一起動一動,不只能一起促進感情,也能打造更健康的身體。這些動作不需器材、隨時都能開始,能在沒有時間壓力下輕鬆完成!


不只是媽媽,這些訓練也非常適合平常忙到沒時間運動的上班族。一起動起來,讓母親節變得不只是「節日」,而是和媽媽一起變得更健康、更有活力的起點吧!

媽媽專屬的10分鐘徒手訓練

徒手訓練絕對是適合每個媽媽的終極健身秘訣,不管是在家裡騰出一小角落,或是在健身房找到短暫空檔都可以進行。為什麼呢?因為它完全不需要任何器材,隨時隨地都能立刻開始。


在這個10分鐘徒手循環訓練中,每個動作進行40秒,盡可能做出高品質的次數,接著休息20秒、喘口氣並準備下一個動作。整套動作做兩輪,總共10分鐘。


為了避免受傷,記得在開始前花幾分鐘熱身,進行動態伸展,這能幫助血液流向肌肉、提升柔軟度並降低拉傷風險。訓練結束後也別忘了做靜態伸展,有助於恢復與減緩痠痛。

1.深蹲(Squats)

深蹲主要訓練下半身,尤其是股四頭肌、臀大肌與腿後肌。這項動作能建立力量、提升柔軟度,並促進膝關節與髖關節的血液循環與活動範圍,也能啟動核心肌群,幫助改善姿勢與穩定性。


動作教學:

  1. 雙腳與臀部同寬站立
  2. 屈膝下蹲,像是坐在椅子上一樣,保持胸口挺直
  3. 用腳跟出力回到站姿,重複動作


降低難度:減少下蹲的深度

增加挑戰:在站起來時加上跳躍

2. 反向弓箭步(Reverse Lunges)

這個動作專注於腿部與臀部肌群,能提升平衡與穩定度,特別有助於矯正肌力不均,強化下背部,這對日常生活與預防受傷非常重要,當你往後跨步時,會啟動髖屈肌與核心,提升協調與功能性體能。


動作教學:

  1. 雙腳站立
  2. 單腳往後跨,下降至兩膝呈 90 度角
  3. 用前腳出力回到站姿,換邊進行


降低強度:淺一點、不蹲太深

增加挑戰:雙手持啞鈴

3. 臀橋(Glute Bridge)

臀橋主要訓練臀肌與下背肌群,這對核心穩定與下半身力量非常關鍵。定期做臀橋可改善骨盆排列,讓日常與運動表現更順暢。


動作教學:

  1. 仰躺,雙膝彎曲,雙腳平放地面
  2. 抬起臀部,直到膝蓋到肩膀成一直線,頂點收緊臀部
  3. 緩慢下降,重複進行


增加挑戰:單腳抬起交替做

4. 前臂棒式(Forearm Plank)

這是訓練核心、肩膀與手臂的基礎動作,有助於全身穩定與耐力提升。


動作教學:

  1. 趴地,撐起前臂與腳尖,身體呈一直線
  2. 注意臀部不要下垂或抬得太高


降低強度:膝蓋著地,保持身體對齊

5. 抬腿(Leg Raises)

抬腿可強化下腹與髖屈肌,穩定核心。持續練習有助於減緩下背疼痛,支撐脊椎。


動作教學:

  • 仰躺,雙腳伸直,雙手放在臀下
  • 抬腿至與地面垂直,再慢慢下降


降低強度:屈膝進行

增加挑戰:腳踝加上負重

媽媽專屬的 10 分鐘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HIIT(高強度間歇訓練)通常不超過 30 分鐘,也是忙碌人的時間救星。它結合短時間高強度運動與休息/低強度活動,不但燃燒大量熱量,還能提升代謝與心肺健康。每一組動作會刺激多個肌群,讓身體消耗更多氧氣。事實上,人體每吸收 1 公升氧氣大約會消耗 5 卡路里,這也凸顯 HIIT 的燃脂潛力。除此之外,HIIT 還能刺激像是「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BDNF)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重要蛋白質的生成,幫助腦部與心血管健康。短短 30 分鐘以內的訓練,對媽媽來說剛剛好。


在這組 10 分鐘 HIIT 訓練中,每個動作做 40 秒、休息 20 秒,整個循環重複兩輪。

1. 跳躍深蹲(Squat Jumps)

訓練股四頭肌、臀大肌與小腿肌,有助於提升心肺耐力與爆發力。


動作教學: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
  • 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背打直
  • 起身時跳躍並舉手,落地回到蹲姿重複進行


降低難度:不跳,改做穩定的深蹲或在站起來時踮腳

2.登山者(Mountain Climbers)

動態核心訓練,同時訓練肩膀、胸部與手臂,也兼具心肺功能。


動作教學:

  • 高棒式姿勢,雙手在肩下
  • 快速交替把膝蓋往胸部推
  • 保持核心收緊,身體一直線


降低難度:放慢節奏,或改成站姿交替提膝

3.開合棒式(Plank Jacks)

強化核心、肩膀與腿部,動作類似水平開合跳。


動作教學:

  • 低棒式姿勢,雙腳併攏
  • 雙腳跳開再合回來,保持核心穩定


降低難度:不跳,改為單腳左右踏步

4.側步深蹲(Sidestep Squats)

針對大腿內外側、臀部與股四頭肌,有效提升功能性活動範圍。


動作教學:

  •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
  • 向側踏一步並下蹲
  • 站回原位,再換邊進行


降低難度:縮小步幅與深度,增加挑戰可加阻力帶或啞鈴

5.波比跳(Burpees)

訓練全身肌群,結合深蹲、棒式與跳躍動作,是燃脂效率極高的動作。


動作教學:

  • 從站姿下蹲,雙手碰地
  • 腳向後跳成棒式,做一次伏地挺身
  • 收回腳並跳起


降低難度:去除跳躍與伏地挺身,改為單腳步入棒式,靜止後步回站立

媽媽專屬的 10 分鐘全身肌力訓練

肌力訓練是全面健身的核心。舉重能增加肌肉量、提升代謝率,即使休息也能燃燒更多熱量。對忙碌媽媽來說,重量訓練能改善整體健康、幫助抗壓與提升活力。這組 10 分鐘訓練只需一對輕啞鈴,非常適合在家或健身房進行!

1.啞鈴反向弓箭步

訓練腿部與臀部,增強穩定度與平衡,加入啞鈴後強度提升。


動作教學:

  • 雙手持啞鈴自然垂放
  • 單腳往後跨步,屈膝至 90 度
  • 前腳發力回到原位,換邊進行


難度調整:不拿啞鈴改徒手,或加重量增加挑戰

2.啞鈴深蹲加肩上推舉

結合下半身與上半身肌力,是全身協調的複合式動作。


動作教學:

  • 啞鈴放在肩膀上,雙腳與肩同寬
  • 下蹲後站起並將啞鈴推高過頭
  • 回到起始位置,重複進行


難度調整:降低啞鈴重量,或不做推舉只深蹲

3.啞鈴擺盪

訓練爆發力、臀部與腿後肌,動作有節奏感,也有心肺效益。


動作教學:

  • 雙手持一個啞鈴站立,雙腳與臀同寬
  • 髖部與膝蓋彎曲,將啞鈴向後擺,再靠髖部發力將啞鈴擺至胸前
  • 重複動作


難度調整:改用輕一點的啞鈴,或不拿重量練習動作形式

4.啞鈴棒式划船

又叫「俯撐划船」,是訓練核心、背部與手臂的全身動作。


動作教學:

  • 棒式姿勢,雙手握啞鈴撐地
  • 單邊啞鈴向上拉至腰側,換邊進行
  • 盡量維持臀部穩定


難度調整:膝蓋碰地降低強度,或加重挑戰

5.硬舉

強化背部、臀部與腿後肌,是打造穩定體幹與良好姿勢的關鍵動作。


動作教學:

  • 雙腳與臀同寬站立,啞鈴放大腿前
  • 髖部帶動向下彎身,保持背打直
  • 用臀腿肌群出力站起來


難度調整:降低重量,專注動作正確性與姿勢控制

媽媽專屬的健身計畫

對想兼顧家庭與健康的媽媽們來說,建立一個符合自己生活節奏的訓練計畫非常必要。一個有架構的訓練計畫能幫媽媽們在短時間內涵蓋心肺、肌力與柔軟度訓練,達到全面健身效果。


可以這樣安排每週計畫:

  • 星期一:10 分鐘全身肌力訓練
  • 星期二:主動恢復(例如溫和瑜珈或快走)
  • 星期三:10 分鐘 HIIT 訓練
  • 星期四:主動恢復
  • 星期五:10 分鐘徒手訓練
  • 星期六:10 分鐘 HIIT 訓練
  • 星期日:休息或輕度伸展


主動恢復日可以幫助肌肉修復與成長,同時保持身體活動,降低疲勞,提升訓練表現。休息日則讓身體完全休息,避免過度訓練。


只要持續遵循這樣的計畫,就能穩穩邁向健身目標,同時應付媽媽日常生活中的大小挑戰。記得,持之以恆才是關鍵,妳可以視自己的生活狀況彈性調整訓練時間,確保妳的健康與生活步調保持平衡!最後祝全天下偉大的母親,母親節快樂!


資料參考來源:EOS Fitness

示範教練_訓練部 Bruce

【證照】

  • NSCA-CSCS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訓練專家
  • NSCA-CPT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 中華民國健力協會C級教練
  • 健身工廠Nautilus肌力訓練
  • 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費雪訓練營運動員專項訓練規劃
  • 永動科技優化女性身材及體適能:孕前、中、後的科學觀點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