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夏天勇敢穿上無袖!自重訓練+負重訓練和蝴蝶袖掰掰

我們生活中所說的掰掰袖或蝴蝶袖(bingo wings),其實就是上臂的脂肪和鬆弛的皮膚部分。說到底,它其實就跟「腰間肉」(love handles)一樣,是人體很自然、無傷大雅的一部分,只是現代人追求完美體態和容貌焦慮,很多人對這些部位不太滿意。很多人發現這些所謂「頑固脂肪」的部位特別難減,尤其隨著年齡增長更是如此。


你是不是常看著鏡中的自己,覺得不滿意呢?每個月大約有2900人在Google上搜尋「蝴蝶袖運動」或是其他相關資訊。如果真的很想改善蝴蝶袖,在悶熱夏天勇敢穿上細肩帶或無袖上衣,就要先了解什麼是蝴蝶袖,以及要如何透過徒手訓練或負重訓練來改善,以及釐清迷思。

什麼是蝴蝶袖?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 1990 年代,靈感來自賓果遊戲(Bingo!)。當有人大喊「賓果!」時,會舉起手上的得獎卡展示給大家看,這時手臂上鬆弛的皮膚就會顯現出來而晃動,因此出現bingo wings這個詞,中文常翻譯成蝴蝶袖或掰掰袖。

為什麼會有蝴蝶袖?

蝴蝶袖其實和年齡有關。國外健身教練 Vera Stefanie 表示:「年紀越大,身體的新陳代謝變慢,對運動的反應也不如以往,維持體重變得更有挑戰性。」


她補充說:「某些荷爾蒙的分泌與使用也會改變,例如生長激素和睪固酮。女性體內有幾個部位特別容易受到荷爾蒙和壓力的影響,包括大腿、腹部和手臂。」


另外,步入40歲後體內的生長激素自然下降,導致肌肉量減少,脂肪代謝變差。簡單說,就是變得更難練出肌肉、也更難代謝脂肪。

要怎麼消除蝴蝶袖?

很可惜,沒有什麼「自然快速解法」,想要專減手臂脂肪也不太可能,因為人體沒辦法局部燃脂。


所以最基本的做法還是:增肌+減脂並行,必須先降低整體體脂,局部脂肪才會減少,同時也需要加強肌力與線條,才能真正達到你的目標。


要切記,每個人身體都有自己比較容易囤脂肪的部位,可能是小腹,也可能是上臂,這和基因、荷爾蒙、壓力與睡眠都有關。


不過,把手臂練出肌肉可以幫助塑形。國外教練 Gina Obeng 說:「阻力訓練是最快讓特定部位增肌的方式,而且肌肉量越高,燃脂效率也越好。」

手臂肌肉組成

(圖/翻攝自unsplash)

如果你想讓上半身線條更明顯,就需要先認識手臂肌肉組成,並針對它們進行訓練。


上臂前側肌群

  • 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從肩膀前後延伸到手肘,大家常說的「二頭肌」。
  • 肱肌(brachialis):位於肱二頭肌下方,連接上臂與前臂。
  •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靠近肩膀,幫助手臂收縮並穩定肩關節。


上臂後側肌群(蝴蝶袖所在位置)

  • 肱三頭肌(triceps brachii):在上臂後側,負責伸展前臂。
  • 肘肌(anconeus):小肌肉,幫助轉動前臂與伸展手肘。

6個訓練手臂到肩膀的運動

動作1:肩推訓練機

  • 將坐椅調整至合適的高度
  • 雙手抓握把約比肩寛
  • 肩膀向上推,手肘不要完全打直
  • 動作過程保持核心出力穏定

動作2:肩外展訓練機

  • 坐椅調整至合適的高度
  • 手肘彎曲貼合於兩側靠墊,用肩膀力量往外提起
  • 感受肩中束發力,不聳肩

動作3:二頭彎舉訓練機

  • 坐椅調整至合適的高度
  • 手肘固定不移動,全程用二頭肌收縮
  • 慢慢放下,增加離心控制

動作4:三頭肌訓練機

  • 坐椅調整至合適的高度
  • 用三頭肌向前向下壓至前臂於靠墊平行
  • 離心向身體時要慢慢放回

動作5:Cable站姿二頭彎舉

  • 將高度調整於最下方
  • 全程有張力,手臂不晃動
  • 用二頭肌出力向上收縮,離心時慢慢控制至手肘90度位置

動作6:Cable站姿三頭下壓

  • 將高度調整至略高於頭頂上方位置
  • 手肘保持不前後移動,下壓到底夾緊三頭肌
  • 離心時回到約手肘90度位置


「這套上肢六動作,從器械開始打底,再用Cable加強控制與張力。每週安排1~2次,讓你上肢線條越練越明顯!」

一週應該練幾次?

理想來說,每週兩次最剛好。雖然很多動作都會動用到手臂肌肉,但安排固定的上肢訓練效果最好。


國外教練Stefanie 建議:「一週訓練手臂兩次,不會過度疲勞,卻可以有效提升線條和力量。」


其他日子可以搭配全身性的 HIIT 訓練、低強度恆速有氧運動(LISS)如快走、跑步或踩飛輪等。


此外,休息與恢復也很重要。恢復日可以去散步,真正休息的日子就好好放鬆、不要太過勉強自己。

練蝴蝶袖會變壯嗎?

答案是不會。很多女生說「變壯」,其實是指「變大隻」。Stefanie 說:「你越常運動,脂肪就越容易被燃燒,加上有系統的重訓,肌肉線條會更明顯,脂肪也會跟著減少。」


只有在肌肉變多但沒減脂、或是熱量攝取大於消耗的情況下,身形才會變大。想瘦又練出線條,就要保持熱量赤字,也就是每天攝取的熱量低於你消耗的熱量。


另外,學會計算「宏量營養素」(macros)也能幫助你更有效達成目標。Macros 指的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三大營養素,找出適合你身體組成變化的最佳比例會是減脂增肌的關鍵。



資料來源:womenshealthmag

示範教練_九如廠 Momo

【證照】

  • 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B級健身指導員
  • 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特殊族群營養研習
  • 台灣體適能運動發展協會孕婦體適能研習
  • ITI整合訓練學會CKC LEVEL I第一級壺鈴教練證照
  • TRX STC懸吊訓練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