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9大健身教練推薦手臂訓練,練出你的上肢小山丘!

強化手臂肌群,不只是為了讓手臂線條更結實、輪廓更明顯。其實,無論是提行李、開罐頭、搬東西,甚至是長時間使用電腦或手機,手臂的穩定度與肌力都扮演著關鍵角色。更重要的是,透過規律的手臂訓練,還能有效促進骨骼密度,預防隨年齡增加而出現的骨質流失問題。想讓你的上肢功能更強、生活更輕鬆,這些手臂訓練絕對值得你花點時間開始練起來!

手臂由哪些肌群組成?

手臂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前側(anterior)、後側(posterior)與肩部(shoulders)。你應該確保這三個區域都能訓練到,手臂前側包含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簡稱 biceps)、肱肌(brachialis)、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手臂後側為肱三頭肌(triceps brachii,簡稱 triceps);肩膀頂端是三角肌(deltoid muscle);肩膀後側則是旋轉肌群(rotator cuff),由四條小肌肉組成: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小圓肌(teres minor)、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上面這些繁雜的名詞和英文字就算沒有詳盡了解也沒關係,你只需要知道這些肌肉在日常活動中都扮演獨特且重要的角色,使手臂能靈活地推、拉、舉、揮動等各種動作。


訓練上半身所有肌群能幫助增加活動範圍,有助於預防受傷,手臂肌肉同時也支撐著手腕與手肘。強壯的手臂能降低關節壓力,像是滑手機或切菜這類日常活動,都不會讓關節過度負擔。

如何有效進行手臂肌力訓練

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每週進行兩到三天非連續的全身肌力訓練,當然也包含手臂。


你還需要確定每次的組數與次數。根據 ACSM 的建議,無論訓練哪個部位,每次應做 2~3 組,每組 8~12 下。不過也可以根據訓練目標再微調。


例如,若使用輕重量、增加次數與組數,能提高肌耐力,也就是讓肌肉更持久不容易疲勞。反之,若想提升肌力,則建議使用較重的重量,降低次數。

上肢訓練時的重點注意事項

  • 避免鎖死手肘:
    鎖住手肘會連帶影響手腕與肩膀,可能導致韌帶、肌腱甚至關節軟骨的損傷。任何手臂訓練都建議保持完整動作範圍,確保有效鍛鍊肌群。

  • 檢查姿勢:
    當你開始感到疲勞,姿勢往往會走樣。像是駝背會讓肩膀內旋,進而導致旋轉肌問題。如果在這種姿勢下舉重,只會加重問題。

  • 不要害怕選擇較輕的重量:
    別急著加重。選一個你能維持正確姿勢完成、但做起來略有挑戰性的重量。如果你發現自己必須拱背、憋氣、墊腳尖才能做完,那就代表重量太重了。

  • 別忘了呼吸:
    正確的呼吸在訓練中也非常關鍵。手臂訓練時,記得「出力時吐氣、放下時吸氣」。

1. 二頭彎舉(Biceps Curl)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各持一個啞鈴。手掌朝前,啞鈴貼著大腿開始,手肘貼近身體,將啞鈴彎舉至肩膀高度,保持肩膀穩定。再慢慢放下回到起始位置,這樣算一個動作。

動作過程要控制節奏:2 秒上、2 秒下,重複。

2. 錘式彎舉(Hammer Curl)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自然下垂,手掌朝向身體。手肘貼近身體,將啞鈴彎舉至肩膀,再慢慢放下回起始位置。

保持動作控制:上升與下降各 2 秒。

3. 寬握彎舉(Wide Curl)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各持啞鈴,手臂自然下垂,手掌朝向房間的兩角(略微外旋)。手肘貼身,核心收緊,將啞鈴彎舉至肩膀,然後回到起始動作,重複。

4. 俯身三頭肌伸展(Bent-Over Triceps Extension)

雙腳與臀同寬站立,雙手各持啞鈴,手掌朝內。膝蓋微彎,從髖部前傾,讓上半身與地面呈 45 度角。收緊核心,保持脊椎筆直,下巴微收。手肘貼近身體,前臂向後伸直到與身體平行,再慢慢放下,重複。

5. 過頭三頭肌伸展(Overhead Triceps Extension)

雙腳與臀同寬站立,膝蓋微彎,核心保持穩定,雙手各持一個啞鈴舉過頭(手掌相對),手臂伸直但不鎖肘。手肘固定,前臂慢慢向後放低至頭後,再伸直回正上方。

如動作太困難,可使用單一啞鈴,雙手握持舉過頭進行。

6. 三頭肌撐體(Triceps Dip)

坐在穩定的椅子或長凳邊緣,雙手扶住座面,與肩同寬,手指朝前。雙腳向前伸直,膝蓋呈 90 度,膝蓋正上方為腳踝。

臀部滑出座面,只用手與腳支撐身體,手臂近乎伸直。彎曲手肘,背部靠近椅子慢慢下降至手肘約 90 度,再撐起身體回到起始。重複。


**注意:**此動作對肩膀較有壓力,有肩部問題者請斟酌執行。

7. 肩推舉(Shoulder Press/Military Press)

雙腳與臀同寬站立,雙手各持啞鈴置於肩膀上方,手掌朝前,手肘約呈 90 度。從這個位置向上將啞鈴推向天花板(手肘不可鎖死),再回起始位置。重複。

8. 前平舉與側平舉交替(Front to Lateral Raises)

雙腳與臀同寬站立,雙手各持啞鈴,手臂放在大腿前,手掌朝內。手肘微彎,先將啞鈴向前平舉至肩高,停頓一秒,再向兩側展開至略低於肩高。放下雙手至兩側,再反向操作(先側平舉、後前平舉),回到起始位置。這樣算一個完整循環。

9. 背三角肌飛鳥(Rear Delt Fly)

雙腳與臀同寬站立,雙手各持啞鈴。膝蓋微彎,從髖部前傾,手臂自然下垂於肩膀正下方,手掌相對。背部平直,頭與脊椎呈一直線,核心收緊。雙臂往兩側展開至肩高,同時肩胛骨後收,維持上半身角度,將手臂收回起始動作。重複。

客製化手臂訓練計畫:從新手到進階者都適用

這份訓練包含三個訓練循環(Circuit),每一組都會針對:二頭肌、三頭肌、肩部各選一個動作。

  • 新手建議:從 Circuit 1 開始,每個動作做 1 組。熟悉後加入第二、第三循環。
  • 進階訓練者:每個循環做 2~3 組後再進入下一循環。
    每組之間休息 30~60 秒。


Circuit 1(使用中等重量)

  • 肩推舉(Shoulder Press):10 下
  • 二頭彎舉(Biceps Curl):12 下
  • 俯身三頭肌伸展(Bent-over Triceps Extension):12 下


Circuit 2(中等重量;平舉動作可選稍輕)

  • 錘式彎舉(Hammer Curl):12 下
  • 過頭三頭肌伸展(Overhead Triceps Extension):12 下
  • 前平舉與側平舉交替(Front to Lateral Raises):10 下


Circuit 3(中等重量;飛鳥可選稍輕)

  • 三頭肌撐體(Triceps Dips):20 下
  • 寬握彎舉(Wide Curl):12 下
  • 背三角肌飛鳥(Rear Delt Fly):10 下



資料參考來源:EverydayHealth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