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18種營養植物性蛋白,別再擔心吃素如何攝取蛋白質

許多人擔心素食或全素飲食的蛋白質可能不足。不過,蛋白質其實可以從各種植物來源取得,只是不同食物的含量差異很大。研究顯示,純素飲食在營養、體重管理與降低多種健康風險方面具有潛在好處。事實上,許多專家都同意,只要規劃得當,不含肉的飲食也能提供你所需的全部營養,包括蛋白質。


同時也要注意,某些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密度遠高於其他食物;而較高蛋白的飲食有助於肌力、飽足感與體重管理。另外,雖然以未經或低度加工食物為主、規劃完善的純素飲食被認為適合各年齡層,但若以高度加工的植物性食品為主,則不一定理想。

關於「加工食品」的小提醒

「加工食品」涵蓋範圍很廣,其中很多產品其實更方便也更平價。經過加工並不等於一定不健康或有害。若純素飲食規劃不佳或高度依賴加工品,可能增加營養素缺乏的風險,常見包括:維生素 B12、碘、鐵、鈣、鋅以及Omega-3。


以下整理了每份含蛋白質較高的 18 種植物性食物。同時,建議和醫師討論你是否需要透過保健品或強化食品來補足潛在缺口。也可延伸了解純素飲食的益處,以及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差異。

1. 麵筋

麵筋是許多素食者、純素者常見的蛋白質來源。和許多大豆基的仿肉不同,麵筋煮熟後外觀與口感都很像肉。又稱小麥肉/小麥麩質,每 100 克(3.5 盎司)約含 25 克蛋白質,是最高蛋白的植物食品之一。它也是硒的良好來源,並含有少量鐵、鈣、磷。但因為是以麩質製成,小麥/麩質不耐或相關疾病者應避免食用。

2. 豆腐、天貝、毛豆

豆腐、天貝與毛豆每 100 克(3.5 盎司)含 12–20 克蛋白質,同時提供鐵、鈣。三者都來自大豆,而大豆屬於完整蛋白來源,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必需胺基酸。毛豆也富含葉酸、維生素 K 與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與規律性。天貝則含益生菌、維生素 B 群與鎂、磷等礦物質。

3. 扁豆

1 杯(198 克,熟)約含 18 克蛋白質,同時提供超過一半日需的膳食纖維。扁豆中的纖維可餵養結腸內的好菌,有助腸道健康;此外,扁豆可能降低心臟病、糖尿病、過重與某些癌症的風險。 扁豆也富含葉酸、錳、鐵、抗氧化物與多種有益植物化合物。

4. 其他各式豆類

credit: The Amino Company

紅腰豆、黑豆、花豆與多數豆類(包含鷹嘴豆)在各種文化中都是重要主食,每份都具有高蛋白。


多數豆類1 杯(170 克,熟)約含 15 克蛋白質,同時是複合碳水、纖維、鐵、葉酸、磷、鉀、錳與多種植物化合物的優良來源。研究也指出,多吃豆類與其他豆科食物,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管理血糖、降低血壓,甚至減少腹部脂肪。

5. 營養酵母

營養酵母是經失活的釀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黃色粉末或片狀販售。1/2 盎司(16 克)可提供 8 克完整蛋白與 3 克纖維。若為強化型產品,也常是鋅、鎂、銅、錳與維生素 B 群(含 B12)的極佳來源。

6. 斯佩耳特小麥與苔麩

兩者皆屬古老穀物(ancient grains);同類還有一粒小麥(einkorn)、大麥(barley)、高粱(sorghum)、法羅小麥(farro)。斯佩耳特小麥屬於小麥、含麩質;苔麩則來自一年生草本,天然無麩質。兩者每 1 杯(250 克,熟)約含 10–11 克蛋白,蛋白密度高於多數古老穀物。它們也都是複合碳水、纖維、鐵、鎂、磷、錳的優良來源,並含維生素 B 群、鋅、硒。

7. 高蛋白水果與蔬菜

所有蔬果都含蛋白質,但含量多寡不一。蔬菜中蛋白較高的有:花椰菜、菠菜、蘆筍、洋薊、馬鈴薯、地瓜、抱子甘藍——熟的 1 杯通常有 4–5 克蛋白。嚴格來說屬穀物的玉米,蛋白含量也與上述高蛋白蔬菜相近。水果的蛋白質一般較低;相對較高的有:芭樂、番荔枝、桑葚、黑莓、油桃、香蕉,每 1 杯約 2–4 克蛋白(依品項而異)。

8. 綠豌豆

烹調過的 1 杯綠豌豆(160 克)約含將近 9 克蛋白,比 1 杯牛奶還多一些。同時可提供每日所需超過 25% 的纖維、硫胺素、葉酸、錳、維生素 C 與 K。也是鐵、鎂、磷、鋅、銅及其他 B 群的良好來源。

9. 螺旋藻

螺旋藻是營養密度極高的藍綠藻。2 大匙(14 克)可提供 8 克完整蛋白,並涵蓋每日鐵 22% 與銅 95% 的需求。還含有高量鎂、核黃素、錳、鉀與多種微量營養,包含必需脂肪酸。

試管與動物研究顯示,其中的藻藍蛋白可能具抗氧化、抗發炎與抗癌特性;另有研究將食用螺旋藻與免疫力提升、血壓下降、血糖與膽固醇改善等益處連結,但仍需更多人體研究才能下定論。

10. 莧麥與藜麥

雖常被稱為古老穀物或無麩質穀物,但它們並非禾本科作物,嚴格來說屬於偽穀物。和穀物一樣,可煮熟或磨成粉使用。烹調過的 1 杯莧麥與藜麥分別提供約 8–9 克蛋白,且屬完整蛋白——在穀物與偽穀物中相對少見。兩者也是複合碳水、纖維、鐵、錳、磷、鎂的良好來源。

11. 以西結麵包與其他發芽穀物麵包

credit: Isarel Cart

以西結麵包使用有機、發芽的全穀與豆類製成(如小麥、粟米、大麥、斯佩耳特小麥、黃豆、扁豆)。兩片約含 8 克蛋白,比多數麵包略高。發芽可提升食物中有益營養素,並降低抗營養因子含量;研究也發現,發芽能增加特定胺基酸(如離胺酸)含量,進而提升蛋白質品質。

12. 豆漿

豆漿通常會添加維生素與礦物質。每 1 杯(244 克)含 6 克蛋白,且常是鈣、維生素 D、維生素 B12 的極佳來源。注意:豆漿與黃豆本身不含 B12,建議選擇強化型。部分產品會加糖,盡量選無糖款。

13. 燕麥與燕麥粥

燕麥是簡單又好吃的高蛋白加料選擇。半杯(40 克,乾)約含 5 克蛋白、4 克纖維,並提供鎂、鋅、磷、葉酸。雖然燕麥不是完整蛋白,但其蛋白品質高於常見的稻米與小麥。

14. 野米

與白米不同,野米保留外層麩皮——這層含有纖維與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熟的 1 杯(164 克)接近 7 克蛋白,同時提供充足的纖維、錳、鎂、銅、磷與 B 群。


也建議留意烹調與來源,以降低砷的攝取風險。

15. 奇亞籽

奇亞籽每 1 盎司(28 克)含 5 克蛋白與 10 克纖維。同時富含鐵、鈣、硒、鎂,以及 Omega-3、抗氧化物與其他植物營養素。

16. 堅果、堅果醬與其他種子

credit: Kunding Gruppe

堅果、種子與其製品都是優良的蛋白來源。 1 盎司(28 克)通常提供 5–7 克蛋白(例如杏仁約 6 克)。同時也是纖維與健康脂肪的來源,含有鐵、鈣、鎂、硒、磷、維生素 E、部分 B 群與多種抗氧化物。選購時請留意:汆燙與烘烤可能破壞部分營養,生食型往往較能保留養分。

常見問答

  • 哪些純素食物蛋白質高?
    麵筋、豆腐、各式豆類與扁豆,都是高蛋白選擇。

  • 純素者一天如何吃到 100 克蛋白?
    需要多元來源、同餐組合:例如麵筋、豆腐、豆類、扁豆,加上蛋白較中等的全穀、營養酵母、堅果等,分配到各餐即可達標。

  • 不吃肉,有哪些好的蛋白來源?
    大豆製品、麵筋、豆類、扁豆都是高蛋白選擇;另有堅果、藜麥、莧麥、火麻仁等。純素者通常需要先行規劃,較容易達到每日蛋白目標。

    在規劃完善的飲食中,素食與純素者蛋白質不足的情況並不常見。不過,基於各種原因,還是有人希望進一步提升植物性蛋白的比例。以上清單可作為參考,幫助你把更多植物蛋白穩健地納入日常飲食中;同時記得留意可能的營養缺口,必要時與醫師討論補充品或強化食品的使用哦!

  • 哪些純素食物蛋白質高?
    麵筋、豆腐、各式豆類與扁豆,都能在純素飲食中提供蛋白質。

  • 純素者一天如何吃到 100 克蛋白?
    需要多元來源、同餐組合:例如麵筋(100 克約 25 克蛋白;Trusted Source)、豆腐、豆類、扁豆,加上蛋白較中等的全穀、營養酵母、堅果等,分配到各餐即可達標。

  • 不吃肉,有哪些好的蛋白來源
    大豆製品、麵筋、豆類、扁豆都是高蛋白選擇;另有堅果、藜麥、莧麥、大麻籽等。純素者通常需要先行規劃,比較容易達到每日蛋白目標。

結論

在規劃完善的飲食中,素食與純素者蛋白質不足的情況並不常見。不過,基於各種原因,還是有人希望進一步提升植物性蛋白的比例。以上清單可作為參考,幫助你把更多植物蛋白穩健地納入日常飲食中;同時記得留意可能的營養缺口,必要時與醫師討論補充品或強化食品的使用。


資料參考來源:HealthLine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