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2021.11.03
健人生活
生理期其實最適合運動?破解經期迷思!

Credit: BBC

對於很多人來說,逃避運動的理由總是有千千萬萬種,無論是水星逆行、前一天喝太多或是純粹懶惰不想去,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想要擺爛一天的理由;但放心,今天我們沒有要給妳什麼鼓起勇氣運動的心靈雞湯,我們來談談女性最不可抗的理由:生理期。很多人對生理期有個認知就是「休息就好,不要運動」,而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看看關於生理期運動的好處、該做什麼運動以及大家對生理期的迷思吧!

生理期到底該不該運動?

Credit: Shape Singapore

在傳統的認知裡,似乎生理期來就是該好好休息;但實際上,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本來就不會因為生理期而停止,甚至繼續運動還可以緩解生理期為身心帶來的不適。專家表示,從荷爾蒙的角度來看,這段時期是一個複雜的時期,在月經週期的整個階段,孕激素和雌激素都處於最低水平,這會讓人感到身心疲累。但話說回來,就算不運動、節省能量,也不會改善月經帶來的不適,與其為了生理期停止所有的活動,不如試試一些中輕強度的鍛鍊;什麼?妳說那為什麼要運動?先讓我們來看看生理期運動的好處吧。


  • 減緩經前症候群(PMS)症狀
    因為賀爾蒙的關係,生理期間總會出現令人疲勞和較為激烈的情緒起伏,研究證明進行有氧運動能夠舒緩這些症狀。

  • 讓妳的心情變好
    運動會使我們的大腦釋放更多腦內啡已經不是新鮮事,因此理所當然地會讓人感覺更好。 相關領域的專家紛紛指出,在生理期間運動的主要好處之一,就是釋放腦內啡並提高運動強度,其實腦內啡就是天然的止痛藥,因此當運動過程中釋放腦內啡時,不僅能讓人心情變好,還能緩解生理期帶來的身體不適感,減輕與月經有關的抽筋、頭痛或背痛。

  • 提升鍛鍊時的力量
    研究發現,由於生理期時雌性荷爾蒙水平較低,因此月經週期開始前的兩週運動時,妳會感到自己的力量變得更強、表現也跟著提升。

生理期建議的運動

Credit: Vogue India

大多數人會建議在生理期時應該做一些中低強度運動、以及妳原本就喜歡做的運動。對於許多女性而言,她們的第一、二天可能是最難熬的,在這段時間裡,建議下修一點重量或是頻率。或是選擇瑜伽來伸展身體,還可以減少抽筋和疼痛。

生理期運動迷思破解

迷思1:妳會很容易累

其實恰恰相反,如同前面提到的,生理期時荷爾蒙是處於低水平,這意味著女性的疼痛耐受性比平常更高,並且可以更快地從艱苦的鍛鍊中恢復。基本上,在生理期時就是創下個人新目標的最佳時刻!


迷思2:最好不要做瑜伽

有人說生理期會影響到身體的能量、有人說是為了骨盆健康。但妳知道嗎?這都是沒有科學證據的,所以讓我們一起去上課吧,姐妹。


迷思3:運動表現會下滑

實際上,只要了解月經週期是如何影響妳的身體並調節月經週期不同階段的荷爾蒙變化(又稱疲勞與能量),理應是可以運用這樣的變化來提升運動表現的。例如,在黃體期中樞神經疲勞程度較高,而孕酮水平會導致鈉流失,因此增加電解質會幫助抵抗疲勞。


迷思4:運動導致流血過多而貧血

如同前面提到,生理期時適合的是輕度的運動,應該是適合妳身體狀況的訓練,而這樣的運動量並不會造成妳貧血。實際上,在雌激素水平處於週期的最低點時,反而會使妳感覺更強大;如果真的很擔心,或是本身就有確診的貧血疾病,請在運動前諮詢醫生吧!

並沒有研究表示生理期不該運動

定期運動對我們的身體和思想都有益,仔細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感到疲累的時候也不用太硬撐,畢竟每個人生理期來的症狀都不同、不適程度也有輕重;總之,給生理期也想運動的姐妹們,繼續給它鍛煉下去吧!



資料參考來源:HealthLine、Flow、FlexFits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24
2025.06
LK
建議書:關於《生理期運動迷思破解》文案的內容修正建議
敬啟者您好:

我是長期關注女性健康與身體議題的讀者/使用者,近日閱讀貴單位發佈的〈生理期運動迷思破解〉文案,特此提出誠懇建議,盼能共同促進資訊品質與性別友善環境的提升。

一、主要問題說明
文案以「破解迷思」為主軸,初衷雖為鼓勵女性更認識自身週期並提升運動信心,但下列幾點表述方式,可能造成誤導或無意中否定部分女性在經期中的真實感受:

忽略個體差異,過度推廣高強度運動:
將「生理期是創下新紀錄的最佳時機」視為普遍事實,容易讓有經痛、噁心、疲勞等症狀的女性感受到壓力與羞愧。

使用輕蔑語氣對待傳統建議與主觀感受:
如「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所以讓我們一起去上課吧,姐妹」等句,語帶嘲諷,削弱了對不同選擇的尊重。

誤用科學語言建立單一標準:
強調荷爾蒙低點與疼痛耐受性的提升,卻未說明這些研究是以無經期困擾者為對象的統計趨勢,無法代表全部女性。

二、潛在風險與品牌形象影響
可能引起月經困擾者或女性運動社群的反感與反彈。

減損品牌對「性別包容」與「身體自主」議題的專業與可信度。

對年輕讀者傳遞「不動就是懶/錯誤」的訊息,間接製造健康焦慮與羞恥感。

三、具建設性的替代方向
為達到原始推廣目的(強化週期認知與身體理解),建議貴單位:

**修正語氣與表述:**強調「適度運動有益部分女性,但每個人狀況不同」的科學與尊重並重立場。

**補充不同經期症狀與調整建議:**如「若有經痛可選擇伸展或休息,若狀況穩定可進行適度訓練」。

**引用更具脈絡的研究與臨床實務:**避免斷章取義,並納入醫療專家或女性運動員實際經驗,增加可親性與信任度。

四、結語
我們理解品牌有心推廣女性健康與運動科學,但文字傳遞不僅是事實的表達,更是價值觀的展現。相信在資訊透明、多元差異被尊重的時代,「知識」與「同理」不必二選一。

期盼貴單位能重新審視該文案,朝向更具包容與精準表述的方向修正,讓所有讀者都能從中獲得鼓勵,而非壓力。

若日後願意與讀者/專家社群進一步合作共同優化內容,我亦樂於參與。

敬祝
文案團隊編務順心,謝謝您的用心與聆聽。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