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tness factory|健身工廠

2023.01.02
健人生活
5個小技巧讓你冬天也能動起來,鍛鍊這樣穿才不怕冷!

credit:guides.wiggle.co.uk

冬日將至,近日台灣的天氣也漸漸變涼,早晚日夜溫差大。而在季節變換、天氣寒冷的時候,不管有沒有心血管方面問題,對身體都是一種壓力,外在的壓力會造成身體比較緊繃,這時交感神經系統會特別容易亢奮,因此冬季也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


在冬天運動可以幫助抵禦憂鬱、增強能量並防止不必要的體重。研究發現,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帶來的隔離等措施,戶外運動是促進心理方面健康最佳解方。2020 年在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所發表的研究,針對日本東京居民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從事戶外運動明顯能改善抑鬱、生活滿意度、主觀幸福感、自尊和孤獨感。

冬天運動的好處

• 消除疲勞

開始運動後會促進血液循環,體內含氧量增加,可以活化大腦讓工作效率變得更好;如果持續窩在被窩賴床、補眠,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思考能力、注意力渙散,一整天做什麼事情都無法認真執行


• 更好的表現

夏天只要短時間就能留大量的汗,但冬天因為天氣冷因此需要增加活動量才能讓身體充滿熱能,並且讓身體習慣這種感覺,對於運動表現會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有不斷出力,肌肉持續生長,所以不要因為偷懶反而讓肌肉僵硬、萎縮了。


• 預防骨質疏鬆

雖然台灣的冬天大多都是陰雨濛濛,但多少還是會有晴空萬里的好天氣,趁這候多去户外運動,曬太陽充分獲取維他命D,促進身體對鈣、磷的吸收,可以強壯骼與肌肉,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 增加免疫力

許多人就是因為怕冷而選擇吃東西、躲在被窩取暖,與其這樣不如選擇面對它,運動使身體新陳代謝加速、增強免疫系統,當然抗寒能力就會變好!

冬日運動小技巧

以下5種小技巧分析

保持乾燥避免失溫

credit:eviewed.com

散熱最快的方法是弄濕。因為水是一種有效的熱導體,能將熱量從最高濃度的區域(你的身體)轉移到最低的區域(外面的冷空氣)。潮濕會很快讓你感到寒冷,如果你又冷又濕,你可能更傾向於縮短鍛煉時間,而且你也可能會體溫過低 (當你的核心體溫低於攝氏 35 度時)在此寒冷條件下就有凍傷的風險。


必須慎選運動服裝,盡量跳過純棉製品的衣物,棉質會吸收汗水和雨水,會使得你的衣物更為潮濕。建議改用合成纖維,例如專為快速乾燥而設計的聚酯、尼龍和聚丙烯。它們吸走水分的速度比棉花快 50%,也能讓身體保持乾燥,達到透氣排汗的作用。

洋蔥式穿法

冬天訓練洋蔥式穿法,首先,穿上一層由合成纖維製成的薄底層排汗衣,以幫助將汗水從皮膚上吸走。如果外面真的很冷,穿一件中間層,比如搖粒絨,以獲得額外的溫暖。然後,添加一個外層來保護你免受風和雨的影響。根據天氣情況,你的外套可以是輕便的尼龍風衣或背心,也可以是重量級的防水夾克。但請請注意,外層夾克的防水性越強,即使你穿著合適的基礎層,它也會讓內部的汗水更難排出。


總結:內層穿排汗衣、中間層可穿人工纖維刷毛衣或羊毛層保暖,最外層可以穿著透氣防水、防風的外套。

選擇明亮的衣物

credit:self.com

黑白灰,絕對是選擇衣物顏色的最佳選擇,但明亮的衣服更適合戶外運動。晝長夜短的冬日,及綿密的雨天,昏暗加上視線差,明亮的運動衣物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盡可能穿顏色鮮豔的衣服和裝備,並考慮購買反光裝備或閃爍的燈。除了幫助其他人看到你之外也能增加你的能見度。可穿戴手電筒也很棒,因為它們還可以提高你的能見度,以幫助防止失誤和跌倒。

運動前請先熱身

credit:cosmopolitan.com

寒冷的天氣需要更長時間的熱身。動態熱身會增加肌肉中的血流量和溫度,從而有助於降低受傷的風險。在較冷的溫度下運動時,扭傷和拉傷的風險會增加。在冬天裡身體就像是被冷凍過的橡皮筋,稍加不慎是很容易增加受傷的風險的。


最適合你的動態熱身取決於你正在進行的運動類型。如果是進行一些低強度的運動,例如:跑步,動態熱身可能包括體重弓箭步和深蹲、手臂擺動和核心刺激等動作。運動結束後的靜態拉伸也要一併加入,能更好保護你的身體。

保持補充水分

有些人在寒冷天氣運動時感覺不像在溫暖天氣鍛煉時那樣口渴,但在寒冷氣候下脫水會帶來許多風險,包括頭痛和精力下降。在冬天你仍然會因出汗和在較低溫度下呼吸而流失水分,你需要通過飲用水來補充這些水分。


如果你計劃運動 90 分鐘或更長時間,要注意當你每一次補充水分時不用豪飲,無論你吞下多少水,你的身體一次只能吸收 80–100 cc.。試圖喝得太多會導致一種稱為低鈉血症的危險,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致命,這是當你的身體水分過多並將液體從血液中排出並進入組織細胞時。你可藉由你的尿液來作為水分是否充足的判定。當你的尿液呈現“深色”,低容量和不經常排尿表明你需要更多的水分,相反, 高容量和高頻率的排尿 可能意味著你補水過多。



資料參考來源:everyday health、havfit、heho

Related tags
Comments

If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or ideas for this article, please let us know in the comments below!

Clear form
Submit
Save to collection

Visit Member Center to view collections

+ Membe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