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2025.09.16
健人生活
不是乳酸害的!為何肌肉會有痠痛與燃燒感?真相曝光

激烈運動完後,隔天起床往往會明顯感受到肌肉痠痛或是有燃燒感,下意識便認為「這肯定是乳酸堆積害的」,乳酸一直被當作運動時肌肉痠痛、無力甚至灼熱感的罪魁禍首,但根據最新發表在《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上的研究顯示,這是一般民眾對乳酸的長期誤會,乳酸反而還可能對你有益。


由生理學專家Simeon Cairns與Michael Lindinger撰寫的〈乳酸中毒對人體運動表現的影響〉指出,雖然科學界對於「運動疲勞的真正原因」還在激烈辯論中,但這篇論文也幫我們釐清了一些誤會,特別是關於乳酸(Lactic acid)、乳酸鹽(lactate)與氫離子(H⁺)在體內所扮演的角色。

關於乳酸的歷史

(圖/翻攝自pexels)

乳酸與運動的關聯最早可追溯到1800年代,當時瑞典化學家Berzelius發現,遭到獵殺的鹿,肌肉中含有較高濃度的乳酸;而屠宰場中事先被固定四肢、沒有劇烈活動的鹿,乳酸含量則較低。他因此推論,乳酸是在劇烈活動後產生的。


到了20世紀時,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電流刺激青蛙的腿部,發現當肌肉疲勞時,乳酸的濃度也會上升。這些研究讓民眾普遍認為,當身體氧氣不足時,肌肉會轉向「無氧代謝」產能,並伴隨產生乳酸,而乳酸會導致肌肉無法再運作。


但這個說法其實有幾個大漏洞。

關鍵一:人體內沒有「乳酸」?

第一個問題在於,所謂的「乳酸」其實並不會以這個形式存在於人體內。根據體內的生化環境,乳酸會立即分解為「乳酸鹽(lactate)」與「氫離子(H⁺)」。這不是咬文嚼字,而是這兩種物質本質上的功能截然不同,有時甚至相互牴觸。

關鍵二:乳酸產生不是因為缺氧

第二個問題是,產生乳酸與氧氣是否充足無關。無氧代謝之所以出現,是因為身體需要快速產生能量,像是衝刺、舉重這類短時間高強度的動作,能量需求大於有氧代謝的效率,即使你吸著純氧罐,一樣會進入無氧代謝。

關鍵三:乳酸其實是「好東西」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乳酸並不是會讓你「當機」的代謝廢物。事實上,乳酸可以被重新利用,轉化成肌肉所需的能量。高水準運動員的一個重要特質,就是他們的身體能更快地回收與再利用乳酸。這也表示,乳酸其實是幫你續力的重要關鍵。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不是乳酸讓我們的肌肉失靈,那到底是什麼?

最新研究怎麼說?

(圖/翻攝自pexels)

根據Cairns與Lindinger的研究指出,在1至2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中,乳酸鹽與氫離子的濃度都會明顯升高。但問題點不是乳酸,而是氫離子。


氫離子的升高會讓肌肉環境變酸,也就是酸鹼值(pH值)下降。快縮肌(fast-twitchmusclefibers)尤其容易受到氫離子影響,pH值甚至會從7.0降到6.0,這表示氫離子濃度暴增十倍,導致肌肉收縮效率大幅下降。


不過氫離子也不是唯一元兇,例如在運動初期的前10秒,你的肌肉其實還會優先使用一種叫「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的快速能量來源,此時氫離子反而下降了,但肌肉卻已經感受到疲勞。這就說明光是氫離子也不足以解釋整體疲勞感。


再者,在運動結束後,乳酸鹽與氫離子的濃度還會繼續上升幾分鐘,但此時你卻感覺恢復了力量,甚至比剛剛還強。由此可以推論出,氫離子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但絕對不是全部。


目前還有研究指出,氫離子與鉀離子、磷酸鹽等代謝物交互作用,也可能影響肌肉收縮。但這些物質在不同溫度、酸鹼值、測試方法下的影響都不一致,說明疲勞感其實是整體肌肉內的「代謝交互反應」在作祟,而不是單一元兇。

為何運動完後會有「燒起來」的感覺?

(圖/翻攝自pexels)

愛跑步的的人可能都經歷過,比賽衝刺最後100公尺,雙腿彷彿快斷了、像火在燒一樣,但你知道自己已經用盡全力。又或者是在負重訓練中產生燒灼感與麻木感,所以選擇放慢腳步,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因為太難受。


這正是我們過去所說的「乳酸堆積」。近年來,有些運動員開始服用「小蘇打粉(bakingsoda)」來緩衝體內酸性反應,他們普遍表示,使用小蘇打粉後能更晚感受到這種灼熱感,因此表現也更持久。


其中一種解釋是,當你過度推進、全身酸性升高時,不只是肌肉,連大腦也會受影響。這是所謂的「波耳效應(Bohr effect)」,酸性體質會讓紅血球攜帶氧氣的能力降低,進而影響腦部供氧。像是划船的實驗中,發現劇烈運動後,血氧飽和度會從97.5%掉到89%,這樣的缺氧很可能會引發你那種「快爆炸」的感覺。


此外,我們的神經系統裡有一些叫做「第III/IV類感覺神經元」的感應器,它們會即時向大腦回報乳酸鹽與氫離子等分子的濃度變化。如果你把這些神經阻斷(例如用嗎啡類藥物進行脊椎注射),人體會感覺運動輕鬆很多,但也會因為失去節奏控制,而很快「失控」。

真相逆轉?實驗結果超驚人

在2013年,有研究者進行了一個「讓大拇指感受灼燒」的實驗。他們往受試者的拇指注射不同代謝物,包括乳酸鹽、氫離子與ATP(肌肉燃料分子)。


結果顯示:

  • 只注射乳酸鹽:沒感覺
  • 注射氫離子:沒感覺
  • 注射ATP:還是沒感覺
  • 注射任兩種:也沒用
  • 注射三種一起:拇指出現「疲勞感」
  • 注射三種、且是高濃度版本:拇指會痛!


《Exogenously applied muscle metabolites synergistically evoke sensations of muscle fatigue and pain in human subjectsKelly A Pollak 1, Jeffrey D Swenson, Timothy A Vanhaitsma, Ronald W Hughen, Daehyun Jo, Andrea T White, Kathleen C Light, Petra Schweinhardt, Markus Amann, Alan R Light》


這說明了運動或訓練後產生的燃燒感,其實是來自「多重代謝產物的疊加反應」,單一物質無法誘發那種感受。

學會與乳酸共處

在高強度訓練或比賽的最後關頭,我們都會感受到那股火燒般的痛苦。但別忘了,這只是感覺,不代表你的身體真的壞掉了。乳酸與ATP其實是幫你續力,而氫離子與其他代謝產物才是真正的麻煩來源。


只要意志堅定、節奏穩當,你仍然可以撐過去、突破自我。別再誤會乳酸了,把它當成與你並肩作戰的好隊友吧!



資料來源:outsideonline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