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2025.03.25
新手專區
如何將長輩的肌肉「儲存起來」?教你5個維持長輩肌肉的好方法!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是長輩們無法避免的挑戰,但我們可以透過正確的方法,幫助他們「儲存」肌肉,維持健康體能,提升生活品質!你是否擔心家中長輩因為肌力下降,活動變得困難,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別擔心,本文將分享 5 個簡單又實用的方法,從飲食調整、適當運動到生活習慣的改變,幫助長輩保持肌肉力量,減少跌倒風險,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1.為什麼要儲存肌肉?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肌肉會逐漸流失,這種現象被稱為「肌少症」,主要是因為新陳代謝下降、活動量減少以及蛋白質合成能力變弱。肌肉流失會影響行動能力,使長輩更容易跌倒,甚至可能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為了延緩這種退化,我們可以透過運動和飲食來幫助長輩維持肌肉質量。運動方面,適量的 阻力訓練(如負重運動)和 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能刺激肌肉生長,減少肌肉流失。飲食方面,攝取足夠的 優質蛋白質(如魚、雞肉、豆類)有助於肌肉修復與維持。


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提升肌力,也能促進整體健康,例如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骨骼密度,並減少慢性病的風險。因此透過適當的飲食與運動來「儲存」肌肉,是維持長輩健康的重要方式。

2.幫助儲存肌肉的運動有哪些?

「貯筋運動」(ちょきんうんどう) 這個概念源自日本,意思是 「儲存肌肉的運動」,重點在於透過適當的運動來保持肌肉質量,預防老化導致的肌肉流失。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逐漸減少,導致體力下降、行動不便,甚至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貯筋運動」的目標就是 像存錢一樣,提前累積肌肉,讓身體更健康、更有活力。


這類運動包含 阻力訓練(肌力訓練) 和 有氧運動,例如:

  • 深蹲、抬腿訓練:增強腿部與核心肌群,提升站立與行走的穩定度。
  • 拉彈力帶、舉輕重量:幫助鍛鍊上半身肌肉,保持力量與柔軟度。
  • 步行、游泳、騎腳踏車:促進心肺功能,提高整體耐力。


「貯筋運動」的關鍵在於 持續性與適量負荷,不需要過度激烈,但應該根據個人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長期執行才能有效維持肌肉健康,減少跌倒風險,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

3.儲存肌肉的具體方法

3.1餐食:增肌不只靠運動,飲食同樣重要!

運動有助於鍛鍊肌肉,但如果沒有適當的飲食補充,肌肉就難以維持。蛋白質是肌肉的主要構成成分,它能幫助修復和增強運動後受損的肌肉纖維。


1.長壽又健康的 3 種高蛋白食物

  • 肉類(雞肉、牛肉、豬肉)—— 提供優質動物性蛋白。
  • 大豆製品(豆腐、豆漿、納豆)—— 植物性蛋白的好選擇。
  • 魚類(鮭魚、鮪魚、鯖魚)—— 含蛋白質與 Omega-3,對身體有多重好處。


2.碳水化合物讓肌肉合成更有效率!

搭配適量的 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包、地瓜、水果)能幫助肌肉更快吸收營養,促進合成,提升運動效果。


3.其他重要營養素

除了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脂質、維生素與礦物質 也很重要。例如:

  • 脂質(橄欖油、魚油、堅果)幫助吸收脂溶性維生素。
  • 維生素與礦物質 促進蛋白質的吸收,並維持骨骼健康,防止肌肉無法發揮作用。


均衡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與微量營養素,才能真正維持肌肉健康,幫助長輩儲存肌肉,減少流失!


3.2坐姿:正確坐姿有助於維持肌肉健康

良好的坐姿不僅能減少身體負擔,還能有效鍛鍊核心肌群。例如,正確的坐姿相當於每分鐘做 15 次仰臥起坐,能幫助維持肌肉張力,避免肌力流失。然而,錯誤的坐姿會帶來肩膀僵硬、背部疼痛,甚至影響全身的健康。


1.三種錯誤坐姿

身體後傾,頭部前傾超過肩膀 → 造成頸部壓力,導致肌肉疲勞與肩膀僵硬。

整個背部靠在椅背上 → 骨盆向後傾斜,腹部和背部肌肉幾乎不使用,增加脊椎壓力,導致下背痛。

頭部向前伸出超過肩膀 → 頸部過度前傾,導致頸椎負擔加重,可能引發長期頸部與肩膀問題。


2.頸部角度與負擔對照表

0°(正直) → 約 5-6 公斤壓力

15°前傾 → 約 12 公斤壓力

60°前傾(低頭滑手機時的角度) → 約 27 公斤壓力


如果長時間低頭滑手機,脖子就像承受 30 公斤的重量,這會嚴重影響頸部與肩膀健康。


3.正確的坐姿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應該保持身體挺直,不要完全靠在椅背上,而是將重心放在坐骨上,這樣不僅能減少脊椎壓力,還能訓練核心肌肉,長期維持肌肉力量,減少腰背不適。

3.3鍛鍊:維持肌肉與健康的三大運動

為了維持肌肉質量並促進長壽,以下三種運動特別有幫助:


1.徒步(步行運動)

下半身的肌肉佔全身肌肉的 70%,因此步行是一種高效的鍛鍊方式。下半身的肌肉還具有「第二心臟」的功能,能幫助血液回流心臟,改善血液循環。步行時提高強度的方法:

  • 大步前進,比小碎步更能鍛鍊腿部肌肉。
  • 上下樓梯,增加心肺負荷並訓練大腿與臀部肌肉。


2.游泳

游泳能夠充分運用肩胛骨周圍的肌肉,減少肩膀僵硬,促進血液循環。此外,它也是一項優秀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提升心肺功能,對全身健康大有益處。


3.基礎訓練(廣播體操、伸展運動)

這類運動有助於提高身體的靈活性、減少肌肉僵硬,並預防受傷。經常伸展與活動關節能幫助維持正確姿勢,減少肌力不足導致的駝背或跌倒風險。


避免「身體僵硬 → 姿勢不良 → 步幅縮小 → 容易跌倒」的惡性循環


如果身體僵硬,姿勢容易變差,步伐也會變小,進而增加跌倒風險。因此,透過步行、游泳與伸展運動來維持靈活度與肌肉力量,能有效減少老年人跌倒的機率,確保長期健康與獨立行動能力。


3.4基礎代謝:維持肌肉量,提升代謝

隨著年齡增長,基礎代謝率逐漸下降,導致身體更容易囤積脂肪,影響健康。體重增加可能讓活動量減少,進而導致肌肉流失,因此維持肌肉質量、提升基礎代謝率,對於延長健康壽命相當重要。


1.每日能量消耗組成

  • 基礎代謝(60-70%):身體維持生命運作所需的基本能量消耗(即使靜止不動或睡覺時仍在消耗)。
  • 主動代謝(20-30%):透過運動與日常活動所消耗的能量。
  • 食物代謝(10%):身體消化食物所需的能量。

由於基礎代謝佔最大比例,提升基礎代謝率能幫助身體更有效燃燒熱量,防止脂肪堆積。

 

2.提高基礎代謝的關鍵:增加肌肉量

肌肉是人體能量消耗大戶,因此增加肌肉量是提升基礎代謝率的最快方法。下半身的肌肉佔全身肌肉的 70%,因此訓練下半身能更有效率地提高代謝。


  • 推薦運動:深蹲(Squat)
    深蹲是訓練下半身大肌肉群(大腿、臀部、核心)的有效動作,能幫助提高基礎代謝,讓身體燃燒更多熱量,並維持肌肉強度,減少老化帶來的影響。


透過深蹲等運動來維持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能幫助預防體重上升與肌肉流失,延長健康壽命!

總結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會自然流失,但透過均衡飲食、良好坐姿、規律運動與提升基礎代謝,我們可以有效減少肌肉退化,維持體能與健康。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有助於肌肉合成,保持正確坐姿能減少脊椎與關節負擔,而步行、游泳與伸展運動則能強化肌力與靈活度,降低跌倒與受傷風險。


此外,提升基礎代謝對於維持肌肉與控制體重同樣重要。訓練下半身大肌群,如透過深蹲等動作,不僅能增加肌肉量,也能提高身體的能量消耗,減少脂肪囤積。只要養成良好習慣,長輩們就能延緩肌肉流失,維持行動能力,享受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



參考網站:mens-diet.jp、https://mens-diet.jp/筋肉貯金の貯め方!貯筋運動とは?やり方や方法/、free pik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