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曾經早起下床的第一步,腳底遽痛💥? 起床後的每一步,都是煎熬呢?
足底筋膜從阿基里斯腱,腳跟,連結到5個蹠趾關節。🏃♂️跑步或行走時,蹠趾關節(尤其是大腳趾)必須背屈讓腳跟順利離地,此時足底筋膜會呈現緊繃狀態。利用此張力所產生的穩定性,能幫助我們往前推進。若是大腳趾的活動度過小,腳掌會以過度內旋方式來取得推進力道。而過度內旋的腳掌,除了足底筋膜痛,也容易導致膝外翻,拇指外翻,阿基里斯腱疲勞等症狀。
此外,支撐足弓的內在肌群肌力👣(包括外展足拇肌,蹠方肌),對於腳掌落地的吸震功能及推進時的動力鏈傳遞也是很重要的。足部內在肌群的肌力不足,易導致扁平足,過度內旋,拇指外翻,外翻膝……等等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激痛點放鬆 : 小腿


坐姿,按摩球放置於小腿較為緊繃的位置,雙腿重疊增加壓力。身體前後移動,或是腳掌重覆背屈及足底屈。
🚩激痛點會降低活動度,肌力及肌肉啟動的時間性。
✅活動度訓練

動作1:彈力帶踝關節背屈
前後站,前腳腳掌墊高,將彈力帶由後往前繞於前腳之踝關節,膝蓋往前彎曲超過腳尖。全程腳跟貼在地板上。
🚩靜態活動度可利用被動或是筋膜放鬆方式取得,但動態活動的活動度,就必須用主動的方式取得。

動作2 : 腳趾波浪
站立姿,大腳趾(最重要)至小腳趾,依序背屈至最大角度。再反方向背屈回來。
🚩萬一一開始找不到腳趾背屈用力的方式,可先用手幫忙引導活動方向。
✅肌力訓練 : 弓足

腳掌貼地,足底用力,將蹠骨頭靠近腳跟形成足弓。全程腳趾頭平貼於地板上。
🚩一開始練習如果抽筋是很正常的,也代表你做對了。我們需要長時間能穩定的足弓,因此這些肌群的肌耐力是相對重要的。除了單獨練習,也可以整合在其它訓練動作(深蹲 硬舉 弓箭步)裡。
🗣大部分的人體自然動作及競技動作都由腳開始,而大腳趾的活動範圍,決定各種步態,動作及力量傳導的順暢度。健康的腳掌,除了預防運動傷害,也能增加運動表現喔!
Ria的檔案

健身工廠 體適能教育訓練部經理
美國運動醫學會認證私人教練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
美國匹茲堡大學物理治療碩士
成功大學物理治療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