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健身,健身房,台灣健身,台灣健身中心,運動中心,健身課程,重訓,肌肉,有氧運動,跑步機,心肺運動,健身教練,運動知識,營養知識,新知,營養師

一樣吃火鍋,為什麼有人越吃越瘦?營養師揭密:關鍵在這4招!

冬天就是要吃火鍋!但你是否也有這些煩惱?

👉 吃得好撐卻還是餓得快?

👉 選了蔬菜多的鍋,還是默默胖了一公斤?

👉 明明沒配飯,為什麼還是熱量爆表?

火鍋要吃得聰明,關鍵在於:選湯底、搭食材、配醬料與控制順序!

以下是「吃得飽又不胖」的 4 招技巧,讓你這個冬天也能吃得滿足又安心!

✅ 1. 湯底選對+喝湯有節制,避開高油高鈉陷阱

湯底是整鍋火鍋的基礎,尤其像麻辣鍋、起司鍋、牛奶鍋這類「香濃型湯底」,往往含有大量油脂與鈉,不僅熱量高,還容易導致吃完後水腫、血壓負擔增加。


而煮到最後的火鍋湯,更集結了食材釋出的油脂、調味與普林物質,更是腎臟與代謝的大負擔。


📌 營養師建議:

  • 優先選擇清爽湯底,如昆布鍋、蔬菜鍋、番茄鍋。
  • 喝湯以「在煮肉前」的清湯為佳,避免喝煮完所有食材後的湯。
  • 若是高湯控,可用湯匙舀淺層湯面、避開浮油,再酌量飲用。
  • 吃完鍋後可再補充適量白開水,有助平衡鈉含量、減少隔日水腫感。

✅ 2. 先吃蔬菜再煮肉,提升飽足感、控制油脂攝取

火鍋最大好處之一是「能吃進大量蔬菜」,但如果順序錯誤,像是先煮肉、再丟蔬菜,蔬菜就會吸附下鍋油脂與肉汁,導致隱藏熱量上升。


📌 營養師建議:

  • 先煮青菜:如高麗菜、青江菜、地瓜葉、菇類等,提升飽足、幫助消化。
  • 建議每餐吃熟蔬菜約 1~1.5 個拳頭大,可依個人食量調整。
  • 不讓菜泡在肉湯油脂裡太久,避免吸附過多湯汁。
  • 搭配優質蛋白質(如豆腐、豆皮、雞蛋)與好油脂,幫助穩定血糖、延長飽足感。

✅ 3. 主食與主菜這樣選,飽足感與控制熱量兼顧

火鍋看似無主食,但實際上不少人會搭配麵條、冬粉、米飯,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吃進過多澱粉與熱量。


📌 主食建議:

  • 用全穀根莖類取代白飯與麵:選擇地瓜、南瓜、芋頭、玉米等,能增加纖維與控制血糖起伏。
  • 每餐澱粉建議控制在1~1.5 個拳頭大小。


📌 主菜建議:

  • 選擇原型高蛋白質食材:豆腐、雞肉、魚肉、海鮮、雞蛋等。
  • 紅肉類如牛五花、豬肉片應適量,每餐約掌心大小為宜,避免攝取過多飽和脂肪。

✅ 4. 火鍋料少吃為妙,用原型食材取代最安心

火鍋料雖然方便又好吃,但多數屬於高油脂、高澱粉的加工製品,例如貢丸、魚餃、米血、甜不辣等,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熱量與鈉。


這些加工火鍋料往往蛋白質含量低、添加物多,吃完容易更餓、血糖波動也更大。


📌 營養師建議:

  • 用原型食材替代:如豆腐、豆皮、蝦子、雞胸肉、鱈魚等,更營養、負擔少。
  • 用蔬菜取代:不僅增加膳食纖維,也能提升飽足感。
  • 火鍋料不是不能吃,但每餐建議控制淺嚐2-3個即可。

🧾 結語:聰明吃火鍋,冬天一樣瘦得下來!

火鍋不是「減脂地雷」,而是要吃得聰明又有策略。


📌 記住營養師 4 大原則:

✅ 選對湯底、節制喝湯

✅ 先吃蔬菜、後煮肉

✅ 主食以根莖類取代精緻澱粉

✅ 以原型食材為主,火鍋料少量


這個冬天,用營養師教你的 4 招火鍋技巧,享受溫暖美食,同時守住體重與健康!



撰文者: 古雯琪 營養師

相關標籤
文章留言區

對本文章的建議以及想法,可以到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哦

重新填寫
表單送出
收藏成功

前往會員中心查看收藏清單

+ 會員中心

搜尋

您可以在以下欄位輸入您想尋找的項目或選取熱門關鍵字

  • # 預售
  • # 課表
  • # 有氧公告
  • # 公告
  • # 足球